2018-09-06-浅谈Redis与中间的一些设计策略

2019-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ohcomeyes

简介

Redis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键值对数据库,基于内存且可持久化的日志,所以通常也说内存数据库,提供多种键值数据类型能够适应不同的存储需求,所以这两块构成了Redis强大的基础,基于内存的高性能和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的高可用。

可执行文件

启动和停止

多数据库

Redis默认支持16个数据库,可以通过配置参数databases来修改。Redis不支持自定义数据库名字,也不支持为不同库设置访问密码,都是以编号来命名的0~15,所以数据库之间并不完全隔离。所以注意不同的应用要使用不同的Redis实例存储数据。

5种数据类型

其它应用场景

Redis不单单可以应用在缓存、数据库、消息队列等方面,根据本身的结构和设计在一些其它的方面也有很好的体现,这里举例几个场景。

  1. 统计活跃/在线用户:可以通过bitmap实现,能降低内存的空间,包括可以使用bitop、bitcount做计算统计。
  2. 队列:基于list类型,可以实现队列。
  3. 消息通知:利用Redis的pub/sub模式,实现订阅/通知,但是不支持分组。
  4. 延时队列:基于zset类型,因为zset是通过score属性来排序的,这样的话可以通过设置score为时间,轮询的方式来检测消费删除。
    redis的应用场景特别多,大多数应用场景是根据redis所支持的数据类型延伸出来的,包括还能通过redis的原子性操作、自增、过期时间等等实现分布式锁。

事务

Redis中的事务(transaction)是一组命令的集合,Redis保证一个事务中的所有命令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Redis事务不支持关系数据库事务提供的回滚(rollback)功能。
过程:mulit-----待执行命令----exec

错误处理

  1. 语法错误:事务中只要有一个命令有语法错误,执行exec后就会直接返回错误,语法正确的命令也不会执行。
  2. 运行错误:执行时错误,如散列类型命令操作集合类型的键,这种错误执行前redis是无法发现的,所以出现这类错误,事务中其它命令会继续执行。

WATCH命令
监视一个(或多个) key ,监控一直持续到exec命令(事务中的命令是在exec之后才执行的,所以在mulit命令后可以修改watch监控的键值),如果在事务执行之前这个(或这些) key 被其他命令所改动,那么事务将被打断。

UNWATCH
取消 WATCH命令对所有 key 的监视。如果在执行 WATCH命令之后, exec命令或 discard命令先被执行了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再执行 UNWATCH了。
因为 exec命令会执行事务,而discard取消事务的同时也会取消对所有key的监视。

DISCARD
取消事务,放弃执行事务块内的所有命令。

EXPIRE生存时间

在Redis中可以使用expire命令设置一个键的生存时间,到时间后Redis会自动删除它。
命令格式:expire key seconds,seconds参数表示键的生存时间,单位为秒。
取消使用persist命令

访问频率限制

通过使用incr命令递增键值来描述次数,通过设置生存时间来自动删除,从而达到限制访问的频率,同时为了保证建立键和为键设置生存时间一起执行(避免某些问题导致中间推出,避免未能设置生存时间而变成永久键),可以把事务也引用进来。

//伪代码
isKeyExists = EXISTS limiting:IP
if isKeyExists is 1
   times = INCR limiting:ip
   if times >100
      print 访问频率超过限制
      exit
   else
      MULTI
      INCR limiting:ip
      EXPIRE keyName ,60
      exit

实现缓存

上面说到使用expire命令来设置了生存时间,就可以用来满足缓存实现的要求,但是为了提高缓存的命用率以及更合理的使用内存资源,需要让Redis按照一定的规则淘汰不需要的缓存键
淘汰规则

规则 说明
volatile-lru 使用LRU算法删除一个键(已设置生存时间的键)
allkeys-lru 使用LRU算法删除一个键
volatile-random 随机删除一个键(已设置生存时间的键)
allkeys-random 随机删除一个键
volatile-ttl 删除生存时间最近的一个键
noeviction 不删除,只返回错误

排序

前面说到了列表类型,有序集合类型都是满足有序的,这里讲讲怎么完成排序。
sort命令
sort命令可以对列表类型、集合类型和有序集合类型的键进行排序,还可以通过ALPHA参数实现按照字典顺序排列,DESC参数倒序等。
by参数
如果提供了by参数,sort命令将不再依据元素自身的值进行排序,而是对每个元素使用元素的值替换参考键中的第一个“*”并获取其值,然后依据该值对元素排序

## 键名->字段名
sort tag:posts by  post:*->time desc

get参数
get参数不影响排序,它的作用是使sort命令的返回结果不再是元素自身的值,而是get参数中指定的键值。
store参数
默认情况下sort会直接返回排序结果,如果希望保存结果,需要使用store参数
性能优化
sort是redis种最强大最复杂的命令之一,时间复杂度是O(n+mlogm),n表示排序的元素个数,m表示返回的元素个数。

  1. 尽可能减少待排序键中元素的数量,n尽可能小。
  2. 使用limit参数只获取需要的数据,m尽可能小。
  3. 如果要排序的数据数量较大,尽可能使用store参数将结果缓存。

消息

任务队列
说到队列通常使用的是Redis的列表类型,使用lpush和rpop命令实现队列。只需要让生产者将任务使用lpush命令加入到某个键中,另一边让消费者不断使用rpop命令从该键中取出任务即可。
优先级队列
可以通过brpop命令来解决,brpop可以同时接收多个键,意义是同时检测多个键,如果所有键都没有元素则阻塞,如果其中有一个键有元素则会从该键中弹出元素,如果多个键都有元素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去第一个键中的元素。借此特性可以实现区分优先级的任务队列。
发布/订阅
Redis提供了一组命令可以让开发者实现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两种角色,发布者和订阅者;可以用来实现消息通知等。
订阅者可以订阅一个或者若干个频道(channel),而发布者可以向指定的频道发送消息,订阅该频道都会收到此消息。
管道
客户端和Redis使用TCP协议连接,无论是发送命令还是返回执行结果都需要经过网络传输,如果执行的命令较多,延时的累加起来对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
管道(pipelining)可以一次性发送多条命令并在执行完后一次性将结果返回。

优化空间

  1. 精简键名和键值
  2. 内部编码优化

持久化

Redis支持两种方式的持久化,RDB方式、AOF方式,可单独使用,也可两者结合使用。

  1. RDB:通过快照(snapshotting)完成的,当符合一定条件时Redis自动将内存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快照并存储到硬盘。由用户在配置文件中自定义,两个参数构成:时间和改动的键个数;指定时间内更改的键大于这个数值就会进行快照。默认采用这种持久化方式
    缺点是定时持久化
  2. AOF:通过appendonly参数开启,开启后每执行一条更改的命令,会将该命令写入硬盘的AOF文件,AOF方式是将执行过的写指令记录下来,在数据恢复时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再将指令都执行一遍。AOF文件位置和RDB文件的位置相同,都是通过dir参数设置,将缓存内容同步到硬盘中默认情况下采用everysec规则,即每秒执行一次同步操作,always表示每次写入都执行同步,最安全也最慢,no表示不主动进行同步而交由操作系统(默认30秒一次),都是通过appendfsync参数设置
  3. 备份/恢复:通过save命令就能生成dump.rdb文件,如果要恢复的话,把文件copy到安装文件目录下,启动服务就可以了,可以通过config get dir查看目录地址。

多机数据库

主要是适用于大型分布式场景

  1. 复制:简洁来说就是主从复制,主数据库(master),从数据库(slave);主数据库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发生写操作时候同步给从数据库,从数据库一般只负责读。
  1. sentinel:哨兵,Redis的高可用解决方案之一,由一个或多个sentinel实例组成的sentinel系统可以监视多个主服务器,以及这些主服务器下的所有从服务器,主服务器下线后自动将下属某个从服务器升级为新的主服务器。
  2. 集群:Redis提供的分布式数据库方案,集群通过分片(sharding)来进行数据共享,并提供复制和故障转移功能。

部分配置参数列表

参数名 默认值 使用config set设置
daemonize no no
pidfile /var/run/redis/pid no
port 6379 no
databases 16 no
save save 900 1/save 300 10/save 60 10000 yes
rdbcompression yes yes
rdbchecksum yes yes
dbfilename dump.rdb yes
dir ./ no
slaveof no
masterauth yes
slave-serve-stale-data yes yes
slave-read-only yes yes
requirepass yes
rename-command no
maxmemory yes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yes
maxmemory-samples 3 yes
appendonly no yes
appendfsync everysec yes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yes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yes
lua-time-limit 5000 yes
slowlog-log-slower-than 10000 yes
slowlog-max-lan 128 yes
hash-max-ziplist-entries 512 yes
hash-max-ziplist-value 64 yes
list-max-ziplist-entries 512 yes
list-max-ziplist-value 64 yes
set-max-intset-entries 512 yes
zset-max-ziplist-entries 128 yes
zset-max-ziplist-value 64 yes

结语

有很多还不够完善,未完待续吧~~~
个人博客~
简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