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有感——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座围城
《围城》这部小说很有意思,它讲的是抗日战争的故事,和我们生活的年代相隔久远,其实,这本书和我们是有距离的,书中人说话的方式,书中文字,对我而言都略为生涩。但看这本书时,总能和书中人物产生共鸣。有时觉得书中的方鸿渐就是自己,有时又为他跟自己没那么像感到庆幸。其实方鸿渐是个很复杂又很平凡的人,他身上有大部分普通人的性格。
为什么方鸿渐如此失意
方鸿渐有着不错的家庭出身,也是个文化程度不错的知识分子,但为什么他在事业,爱情上都如此失败,首先,这跟他自身的问题是分不开的。
他在外国读书四年,没有找一门专业,静下心来学习,换了三个大学,到处听讲座,兴趣广泛,所学杂而不专,他所学正如他的性格,不坚定,散漫,逢场作戏。所以一个学位都没拿到,只好买了个冒牌大学文凭。这也为他后来在三闾大学受到的冷漠埋下伏笔,这一点,确实只能怪他自己的不争气。
爱情上(与苏,唐两人的爱情不再赘述),我觉得,他和孙柔嘉爱情的失意或许是必然的。他们偶尔在同路的船上认识,赵辛楣一句“借书是恋爱的开始”给了方鸿渐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可能会和孙小姐在一起。但其实这两人在结婚前,他们的磨合够吗?他们认识的时间很短,他们的交流也不过是在船上,在大学里的几次谈话,他们并没有一起认真做过什么事情。他们真的爱彼此吗?方连自己爱不爱孙都不清楚,他一方面觉得“自己没有爱上她,赵辛楣开玩笑开的自己心里有鬼,但他见到孙小姐后又想”假使不爱孙小姐,管什么闲事?后来,在主动的孙小姐面前,方以一种凑乎的方式和孙小姐结了婚。看到这里突然觉得有时我自己就是方鸿渐,有时候很懦弱,屈从于生活中的人和事,懦弱的背后是迷茫,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真的不知道自己爱的是什么,自己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
事业上,方鸿渐在三闾大学度过了失意的一年。原因大概是他斗不过学校的那些老油条。但他身上有一种奇怪的心理:方鸿渐并没有什么心机,却希望自己能有耍小聪明的心机。他看到韩学愈的学位和自己一样,是买来的“克莱登”大学学位,便后悔自己没有把谎话说到底,这样就不会只能当副教授了。或许,这是他性格不成熟的一种体现。
不过,方鸿渐还是个年轻人,他刚从国外回来,思想上受中西文化的碰撞,刚处于人生中的十字路口,难免会感到迷茫,没有方向,这其实是千千万万人(包括我自己)都有的感觉,对于方鸿渐,经过岁月的磨练,或许他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不再迷茫。
方鸿渐身上的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对方鸿渐来说,他始终没有摆脱周围的围城。
事业上,他回国后因之前虚度光阴,找不到工作,自然很渴望能养活自己,这时他在围城之外。结果,在三闾大学找到工作后呢,被校长高松年,和同事相处不融洽,也不受学生喜爱。在大学教书他并不快乐,于是选择辞职。
爱情上,结婚前他渴望爱情,但结婚后,发现原来温柔的孙小姐变得倔强,不讲理,两人结婚后多次拌嘴吵架,他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情。我觉得孙小姐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她真的爱方鸿渐吗?她或许只是觉得方不讨厌而已。这两个人价值观本来就不同。而且,她对方鸿渐说的话也缺乏倾听,常在方说话的时候打哈欠,导致一个对外人谦让的人对妻子这个“受气容量最大的皮袋”多次发火。
家庭上的围城,也是方鸿渐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两个家庭的背景不同,方家和孙家都对彼此不满。方鸿渐父亲是地主出身,精明却有封建思想,也颇有书呆子气,总觉得孙柔嘉不够有礼节,孙柔嘉自然也觉得在方家不自由,不肯对祖先下跪。孙家的人觉得方鸿渐没有本领,又脾气大,看他不顺眼。方,孙两人嵌在两个家庭的围城之间,他们的爱情能幸福吗?(其实这种情况在现在的许多家庭应该也存在,虽然我没经历过)
不过话又说回来,方鸿渐的失意既要归咎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要归咎于他自己的懦弱,不成熟。假如他和赵辛楣一样,有主见,在爱情,事业上做得到拿得起,放得下,也不会像书中结局一样一事无成了。
现代社会中的围城
围城,讲的虽然是上世纪30年代的故事,但这种事业,家庭,爱情上的围城,现在又何尝没有呢?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像一则广告里说的,当中学生时觉得累,觉得读大学就自由了,读大学想快点找工作,找工作想快点结婚,结婚想快点生孩子,生了孩子想着孩子快点长大,孩子长大后想着快点退休。为什么人们老想着下一阶段的事,因为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阶段的烦恼,无奈:当学生要面临考试压力,工作要面临竞争,升职,职场中的尔虞我诈,退休后要面临健康问题,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座围城,每一个阶段都有这个阶段的不自由。
世俗本来就是一座围城,或许,只有脱离世俗,成为非主流,才能真正离开这座围城,像一名环球探险家谷岳,他放弃平淡稳定的生活,去全世界旅行,去追寻诗和远方。
人生本来就处在一座被围起来的城堡中,只是有些人是城堡的主人,有些人只能成为只能成为城堡底层的打杂工。
旅行中的谷岳结语
《围城》这本书最大的成功就在于真实,我们总感觉方鸿渐是个身边的人物,他和读者穿越数十年产生了共鸣。读完这本书,读者还要开始自己的生活。就像我还要写这篇文章,但《围城》没有写完,方鸿渐的生活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