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60岁,对待儿女、老伴和亲戚,再重感情,也要少说这些话

2022-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舒山有鹿

01

俗话说:“饭可以多吃,话不能多说。”

饭吃多了,最多只是吃撑而已,过一会就消化了。而话说多了,难免会说多错多,甚至会惹来一大堆的是非和麻烦。

说话,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对待不同的人,我们需要说不同的话。尤其是对待亲人,我们更需要小心谨慎。

跟外人说话,哪怕我们得罪了他们,也不过是“从此成为陌路人”罢了,对我们没有什么巨大的影响。

而跟亲人说话,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所以我们就不能过分“随意”了。要知道,一旦亲缘关系出现了裂痕,那就不是成为“陌路人”了,而是成为仇家了。

比如说家人,虽说“一家人没有隔夜仇”,但又有谁知道他们不会计较呢?人这种生物,会把怨气和计较埋藏在心底。等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那我们就“惨”了。

特别是临近60岁的中老年人,对待儿女、老伴和亲戚,就不要说这些话了,否则会害了你。

02

涉及“利益”的话,不要多说。

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全天底下的人,都为了利益而来,也为了利益而往。说到底,利益,那是无数人的追求。谁牵扯到利益的矛盾,谁就不会有好结果。

为什么父子会为了钱财而反目成仇?为什么亲兄弟姐妹会为了钱财而翻脸不认人?为什么亲戚之间会因为钱财而老死不相往来?

就是因为“利益”二字,直接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感情,就像是泡沫,在尖锐的利益矛盾面前,终究会一触即破。

人到晚年,之所以我们要守口如瓶,就是因为我们需要“家人”来养老,那我们绝对不能得罪他们。这么说,虽然很难听,但很现实。

没有人会厌恶钱财,但绝对有人会嫌弃感情。人这种生物,终究是“无利不起早”的。你我,不能一厢情愿,而是要小心做人,谨慎做事,切勿惹事。

03

跟别人“闲事”有关的话,不要多说。

中年人以及老年人,都有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管太多”。

父母觉得自己是长辈,所以他们就会管儿女的闲事。儿女做什么,他们都要说几句,根本不在乎儿女怎么想,反而有点“倚老卖老”了。

做了几十年夫妻,我们觉得可以随便干预老伴的闲事,这往往会引起矛盾。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间,有些事儿,我们就不要管太多了。

人老了,觉得自己在家族里面有声望了,就去管亲戚的闲事。别人求我们帮忙,我们都“有求必应”。这样做,终究会“吃力不讨好”。

人活于世,有一个道理,我们要明白:“不立是非之地,不理是非之人,不管是非之事,不欠是非之情。”

凡所闲事,都跟是非有关。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要说太多了。别人的事儿,让别人自己解决就好。而我们,管回自己的生活,就足够了。

04

“不该说”的话,不要多说。

为人处世,我们需要讲究一个原则,那就是“适可而止”。

有些话,说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就像有些事儿,看破不说破,给别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给自己留下可转弯的余地,不至于让“嘴巴”毁了自己的后半生。

有太多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因为“嘴巴”说太多而害了自己。

村里面的张大伯,就是因为在外人面前抱怨儿子和儿媳妇的不好,所以被儿子夫妻俩仇视。现如今,张大伯直接成为了儿女的“公敌”。

我们要知道,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跟别人抱怨,这些话就肯定会传到当事人的耳中。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要说出来呢?

哪怕我们说出来,也不见得能解决什么问题,反而会激发矛盾。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人到晚年,要懂得“装聋”,不该听的话,不听。也应该“装糊涂”,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说,避免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05

“挑拨”的话,不要多说。

要想让一个家庭变得混乱,我们该怎么做呢?最好的做法,就是到处“挑拨离间”。

由于人之辨别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某个人说出了“挑拨离间”的话,那肯定有人会相信。而相信的人,他们的家庭,也会变得争吵连天。

很多人都觉得,习惯挑拨离间的人,一般都是外人。但我们都忘了一点,别人跟我们又没有关系,为什么外人要说这些话呢?

一般来说,习惯挑拨离间的,要么是家人,要么是亲戚。

有些人,总是不希望亲戚过得好,所以他们就会挑拨离间,惹人怨;有些人,对家人没有感情,也会挑拨离间。这,就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性。

对于临近晚年的中老年人来说,安守自己的本分,少说挑事儿的话,守口如瓶,那我们的晚年才会安稳。

文/舒山有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