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进城记.21.

2019-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警钟长鸣是我

二十一.人间自有天伦乐

江南的好山好水自古就是滋养人的地方,东太湖这碧水绿地的富饶之地更是哺育了多少人间精灵。东太湖农场这阶段真的忙。

春末夏初是养蚕人最忙的季节,採桑叶,喂蚕儿一天二十四小时轮岗,美和挺着大肚子天天在蚕房里喂桑叶,清蚕粪。高高的蚕架,层层的蚕床,需爬上爬下的护理着蚕宝宝的成长。虽然姐妹们很照顾她了,重活累活尽量让她少干,毕竟大个肚子的美和行动不便,但她还是坚持着每天上工。

可是阿承担心了,美和这样做下去,万一有一点闪失,他怎么向父母亲交待啊,这可是大事情啊!

李妈早就告知阿承,叫媳妇早一点到苏州家中,家里总可以多照顾一下美和,李家的大孙子么,不关心怎么行呢!

美和也明白,现在只不过拖几个月罢了,一旦小孩出生,住在东太湖根本不现实,但是阿承家的情况美和也明白,父母都在上班,几个弟弟妹妹都在上学,家里房子又是那么的小,她想拖一天算一天,实在不行了再去苏州。况且,她还要争工分养家呢!

终于,李母专程从苏州赶下来了,一定要把美和带到苏州去。她看到了美和家住的草棚,看到了美和繁杂的工作环境,更坚定了劝自己的媳妇离开东太湖。

在大家的劝说下,美和终于答应了去苏州。她离开了让她最为舒心的东太湖农场,她离开了让她改变一生的这绿地,她跟她辛勤耕作了四年的土地告了别。从此,她再也没有在这让她难以忘怀的太湖之滨的土地上耕作一天,她成了苏州城里人的一员。

李爸李妈早有打算,为了李家的大孙子,他们把大房间换给儿女们住,屋里搭了高低床和门帘,解决了儿女们的睡觉和学习的地方。儿子们住的小房子给阿承夫妻住,今后小孩的小床也可安置在房内,老夫妻俩就睡在这狭小的厨房间。他们对美和感到不安而反复劝导说,反正就睡睡觉,大小无所谓,今后肯定会改善的。真是天下父母疼儿心,代代相传尊祖训吧!

阿承也传来了好消息,他调入了营部,在农场当上营部的会计,阿承的收入也高了,行动也自由些了。他也当了“运输队长”了,场里能搞到的副食品,他都往苏州送,。美和回苏州了,他一人也住进了场部的宿舍,那小草棚也让给急需用房的青年们用了,他只要有空,隔三到五的往苏州跑,两头兼顾,忙坏了这李承军。

美和真的开始做苏州媳妇了,她挺了个大肚子,但也没啥空。家里人上班的上班,念书的念书,她当起了家庭主妇了,李母一早买好菜,她中,晚二顿做厨师,家里也被她整理得有条有序的,李家父母从心里头喜欢这个虽有点大大咧咧的,但又勤快手巧的农村媳妇。

城里空闲而又平静的生活就这么过着,美和也慢慢地习惯了这大家庭的生活。

夏日的苏城,燥热难熬,她最也享受不到太湖凉爽的风和清甜的空气,她只能用把大蒲扇驱赶着身上散发的热量或在稍为阴凉的弄堂里乘乘凉,苏城吹来的风也是热热的,这一点是美和最不舒心的。

一天,直巷村美和的小姐妹翠花出差苏州抽空来看她,翠花告诉她前几年大队的苏插青介绍了帮助苏州地毯厂修补地毯的跳针业务,地毯在机制过程中都有跳针空白的产品,需要人工修补,大队办了修补厂,翠花做了负责人,她问美和愿不愿意做一点外发业务,美和听了当然希望翠花给她做一点,翠花也知道美和本来绣花就好,这修补的工作她完全可以胜任,况且目前大忙季节,农村太忙了,厂里又催得紧,这时间的货都是发到生产队私人家里去抽空做的。翠花说,美和只要在时间上能配合好,在翠花到苏州厂里在送接货时能同时送至厂里就行。翠花的送接货时间又在星期天,李妈又可帮忙。这真是太好了,翠花的这次帮忙,让美和在经济收入上解了困。而修补地毯的业务对于美和来说,身体和时间都不是问题,况且,美和离预产期还有近三个月呢。

星期天,李爸借了三轮车,载了美和去地毯厂,翠花发给了美和专用的针和剪刀,各种颜色的羊毛绒线,又当场辅导她如何修补,美和试了一下,非常的方便,就是配色,在跳针处补线后剪平。于是,这桩外加工的业务,一直陪伴着美和几年,直到阿承上调回城工作后,美和也跟着知青家属可跟随回城按排工作的政策而结束。

事隔几十年后,美和还回忆那段加工毛毯的业务,她讲,那时的加工费收入比阿承在东太湖的收入高很多。

自此后,小区的邻居们每天看到李家的媳妇挺着大肚子,木椪架上架着鲜艳的毛毯,她运针飞快地上下穿针,一块块空白的毛毯很快补满,一幅幅的彩图更熠熠生辉了。

这一年的秋高气爽之日,美和为李家产下了八斤二两的男孩。李爸给大孙子取名:大名李元,小名:豆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