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儒学起止记录-宋
唐朝结束后,到了宋朝。
宋朝的皇帝赵匡胤是一个爱读书的皇帝,所以他重文轻武。这样才有了“宋初三先生”:孙复、胡瑗、石介。
为什么有新的理学出现呢?赵匡胤定下来一个文化基调——自由言论。还有一点就是不杀士大夫,还有一点就是不以言罪人。
宋初三先生打下基础后,出现了理学的奠基者,有三个人:周敦颐、张载、邵雍。
宋明理学的主题“心性义理”主要是周敦颐的贡献。所谓的心性义理,就是指性命道德问题,它既是宋明理学的主题,也是整个儒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
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思考整个宇宙运行的规律到底是什么。
张载,作为关中大儒,我们都知道横渠四句的“为天地里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来自张载。
邵雍的贡献,主要是对宇宙本原及其演化规律的探讨上。“”的书籍:《皇极经世》
接下来,理学体系的构建者是谁呢?程颢(哥哥)和程颐(弟弟)。这两个人和张载表亲关系。虽然二人是亲兄弟,但是两个人的观点不同。
程颢的观点是:理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趋势。强调“天人本无二”他观点启发了后来的王明阳。
程颐的观点是:所谓的理届时在客观事物之所以然。他认为每个东西都有每个东西的理。所以每个东西都要慢慢研究。他引发了后来的朱熹。
二程最高的境界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意思是:"要居敬集义、克己改过”,解释需要让天理彰显,而是我们的人欲往往表现出来的是自私、残忍、懒惰,所以你需要不断的克己复礼为仁。最终达到“慎独”的精神境界。其实即使说了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
后来的,朱熹和王明月。他们两个人倡导的是完全不同的修炼方式。
朱熹虽然有很多著作,但是他的思想在传承过程中也慢慢的僵化。朱熹的著作也成为后来的八股文。
朱熹在世的时候,他的学说并不被看重,一度被查禁。他死后冤案才被平反。学术地位才得到提升。
到了元明清,他的学说成为了官方的学生,并在日本、朝鲜有了很大的影响。
到了元朝,朱熹有个超级大粉丝,叫朱元璋。
明天我们分享明朝儒学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