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定了事就成了

2021-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筱雁说

你焦虑疑惑痛苦,很多时候你以为过不去的那些人生的坎,有可能都来自于大脑对你的欺骗,只是为了完成人类基因的生存和繁衍。

少有人走的路,二八定律,成长思维……听越多读越多越觉得人的一生都在解决一个问题自我的问题。

我们与世界的矛盾,与他人关系的对立,遇事情的难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所学所用都是为了去唤醒自我意识,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包括大脑和世界给我们的假象,我们都以为自己的大脑当中有一个CEO,觉得自己能控制自己。

其实我们的大脑是由意识的很多个小模块组成。这些小模块包括什么呢?

大概有七个最主要的模块,都跟原始社会有关系。

包括自我保护的模块、吸引配偶的模块、保住配偶的模块、建立友好关系的模块、关爱亲属的模块、保持社会地位的模块和预防疾病的模块。

这七个模块是我们头脑当中最底层的维护我们生存的模块。

你说谁是首席执行官呢?说不准,就是这些模块并不是七个分别独立的区域,而是它们用各种奇怪的方式组合起来,一会儿这个模块占上风,一会儿那个模块占上风,有时候好几个模块一块儿共同作用。

比如你看电影,如果是爱情片,你就会走阴暗的小路,因为你的求偶模块就挑出来再上分了。

但如果你看的是恐怖片,就会选择光线特别好的大道,这时候你的自我保护模块就在上风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焦虑烦恼,苦闷,很多缘由都是被大脑欺骗的,这些事情并不一定真实存在,但是那个心子模块就占了上风,所以你就有了当下的表现。

当我们看透这些,才能深度地剖析自己,知道自己被什么控制,就不那么容易焦虑。

用成长性思维在生活这个大道场中修行,不断跃迁,在更高的维度上去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大家都在说用户思维,其实大多数人都还没服务好自己。

我们看自己是出于意图,看他人是出于行动,不能从他人的意图上去看问题,就不可能真正站在用户角度,用用户思维考虑。

做咨询,做任何的服务的人,都要先服务好自己,才能真正解决他人的问题。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红尘阡陌中,每个人不过是一粒尘埃,愿我们是一粒拥有平静激情的尘埃,于生活中沉浮,也于生活中成长沉淀通透,虽渺小却拥有生命的厚度。

做流量,做个人品牌,哪怕是术的层面也需要日积月累的重复。

而想走长走稳就一定要有道的加持,而道的加持和心理学的剖析都可以相辅相成,多了解一些,就会知道自己被什么控制,面对问题的时候就会冷静理智,而不容易激动和焦躁。

心定了事就成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