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呼唤
因为山是远的,所以水也一定是远的,但心却不远!
好久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远山,讲述了志愿者到贵州山村支教的故事。现在想起来,还觉印象很深刻。
你不会想到那里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在那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与世隔绝的黔边小村。四面透风的教室,简陋的教学点,迎来了从滨城来到的志愿者——杨新刚老师。
到了大山深处的杨老师感到深切的震惊了,简陋的校舍,不多的几个学生,被贫困压抑着的人们,木讷的眼神,透漏出原始的苍白。我们来了,带给这里的孩子们什么呢!是知识吗,是考试的成绩吗!是,也许不是!
剧中许多了同学根本没看过电视。孩子幼小的心灵有的只是精神荒凉的沙漠,外面是一个什么世界,封闭的不仅是眼睛,更是渴望、上进的心劲!杨老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看世界的机会,看着片子中孩子们聚集乡政府看服装节演出的电视节目,那样聚精会神,几乎舍不的眨一下眼睛。孩子们看到了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的城市,那里有他们的一个梦想!
总以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如果没有了渴求知识的心灵和基础,有谁会知道命运会握在谁的手中呢。
山里有许多的孩子为了是否能上学而伤心、哀求,有一天,班长告诉老师“妈妈不让我上学了!老师,您能劝劝我妈妈吗,我想上学呀!”山路遥远,当老师跟着学生的脚步走向她家时,最令我感动的是那许多放在山崖下的油灯,那是学生为了赶早上学而准备的。
“我们从家里来时,天还黑,我们要走六个多小时的路呢!”那又是怎样的路呢,崎岖的、陡峭的山路。
一个又一个孩子面临着失学的威胁,家庭的困难,观念的落后,让支教的老师苦不堪言。
“上学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及早的赚钱,”这句话是很多家长常说的。上学有什么用呢!故事中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是为了不穿草鞋,是为了穿皮鞋”这就是远山里孩子们上学的目的。
我不知道城市里的孩子是否能理解,他们没穿过草鞋,他们不仅可以穿着皮鞋,而且在漂亮气派的教学楼里,享受着家长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这样,他们还是很烦。
孩子们到底怎样了,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到底有多大的不同呢!仅仅是他们穿的鞋子确实不同吗?
有些城里学生霸道,任性,冷漠,似乎沾染了社会是上许多的恶习,让家长老师操够了心。他们是泡在密罐里长大的,从出生到上学,似乎从来就没有满足不了的愿望!责任、爱心、上进心,似乎这一切都从他们的字典里抹去?
从农村到城市,孩子变了,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去做,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宜他们成长的土地!
苦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远山的孩子跑几十里山路去上学时,名校的学子门却坐着轿车上学;当远山的孩子为了救自己的老师而献出了生命时,名校的孩子作弄自己的老师;当远山的孩子为了生计而背负生活的重负时,名校的孩子却为不会自己独立吃饭、洗澡。问题似乎有答案!
名校的问题又不仅是独生子女的问题,它已经不是一家之事,它已经变成了社会国家的大事!
人为什么而活着,是为了一种精神,或者为了一种什么追求,一种希望。当太多的浮躁弥漫,空虚、成了人们沉迷的理由时。我们不仅要问“我们每天的工作,学习都为了什么,有什么才是我们应该为之而努力去做的呢!”
为国家,为亲人,而这一切都应该有个最基础的出发点,那就是首先为了自己心灵的宁静,为了实现自己做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