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赚钱

我认识的王阳明

2020-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wuhuaping9807

 

  就在前三年,学校会计事务太多,又有教学任务,每天累得喘不过气,于是心很烦,跟我在一起的同事说,你可以看看佛经,在一本佛学的书籍中我了解了王阳明,书中说王阳明是一位距今500多年与孔子齐名的一位圣人。

      我这个人由于事情很多,不愿意看书,就在网看了百家讲坛中郦波教授讲解的王阳明,我这才对王阳明有更深刻的了解。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没有王阳明从小立志当圣人的远大理想,但我可以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处理日常一些繁琐的事务和不安的情绪。

  自从学了王阳明心学之后,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把平时的一些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安的情绪也变少了。

  我认为可以从这六个字‘’诚、心、知、行、勤、细‘’来对王阳明的思想进行解读。其实我一直也是按这六字决要求自己的。下面我对这六字谈谈我个人的体会和大家分享。

    ‘’诚‘’,主要指的是不自欺,无论是慎独,还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还是省察克制,关键是一个诚字。为什么诚字如此重要?就是因为正心诚意要无一毫意必固我,而固我又是一种本能,从娘胎里带出的。如高尚的动机、受到教育、别人的眼光等,夹杂在这个克制对抗中,又会让伪装更厚,所以说不自欺很重要。那么诚或者说不自欺的尺度是什么呢?就是宋儒、明儒追求的“民胞物与”、“天地万物一体”,这么说可能抽象,不妨通俗一点,那就是将自己纳入到事物之中去,看作其中一个因素去考虑,才能对自己客观,对自己客观之后,才能对所遇到的人和事客观,才能做到诚心正意,才能未发之中。  我心中的‘’诚‘’,是这么做的:当事来临近时,我事无巨细,都诚心正意,从不敷衍,尽量把事情做到精致。

    ‘’心‘’,也就是心即理也,具体就是不断修心,在具体事务上修心,在事上磨,只有把心修得足够强大,做到内圣外王,心外无物,什么事情都能做好,什么烦恼都忘却。

    王阳明的知行观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但是朱熹明确“知”和“行”不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他们是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相互促成的关系。这个观点在朱熹那里实际上表达的很清楚,那么王阳明的为什么反对呢?王阳明“知行合一 ”和朱熹讲的“知行关系” 究竟差别在哪里?

    通常把“知行合一”理解为什么呢?一般理解为:知识和实践是相互促进,不可偏废,不可偏离。在这个意义上解释“知行合一”并不完全符合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的本意。王阳明的意思:真正知道一件事情是一定是能行的。这个实际上朱熹也是这么说的,真知必能行,这是朱熹的观点。王阳明的意思是什么呢?不是说“必能行”,而说“真知即是行”。他们的差别只是在这一点。所以在王阳明那,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不论是朱熹怎么讲,二程怎么讲,吕祖谦、佛教等怎么讲,不论他们怎么样,那毕竟是二,而不是一。说知和行相互促进,那还是两个东西,两件事。到了王阳明那里这个“二”才是真正成了“一”。这才是王阳明思想真正独特的地方,也是王阳明真正和前边思想不相同的地方。那这个“二”怎么才能变成“一”的? 这才是关键问题!关于“知行”问题,王阳明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真知即是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这才是叫知行合一。这个良知就是行的过程,你想把这件事作好有这个良知,在行上就会把这个事情做好,知行是合一的。

      ‘’勤‘’,君子不器,随物而格,勤致良知。必有事中磨被认为先生学问接地气的标志,我觉得事中磨的提法是一个勤下功夫的问题。致良知有三部曲,静坐息私虑到省察克制再到何思何虑,初学时人欲明显,一抓一个准,用静坐息思就可以。第二部是最难、最关键,因为好色、好货、好名藏在细体入微处,甚至装扮成一个诚实的小男孩,让我们不易察觉,这个时候需要省察克制,如果不历事,省察克制就见不到功夫,一旦突然有事,私欲又会袭上心头。一个明理的过程,等到“端拱而治”,六卿各司其职时,自然达到“何思何虑”、“未发之中”,也就是致得良知,做圣人。

    ‘’细‘’,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要做到惟精惟一,做任何事都要专注,不能被外界干扰。其实我们在平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被一些细节所害,做事不专注。老子也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王阳明的‘’诚、心、知、行、勤、细‘’,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仔细悟,在事上磨,知行合一,我相信你一定会越走越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