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物性本能与超级部落机制的冲突——《人类动物园》读后感之三

上两篇的连载链接:人类的生物性本能与超级部落机制的冲突——《人类动物园》读后感之三(1)
人类的生物性本能与超级部落机制的冲突——《人类动物园》读后感之三(2)
阳具象征不仅在梦中表现,广告商、艺术家和作家更是会有意识地在作品中运用它们。我们在电影、电视剧和几乎所有娱乐的形式中都会看到它们。即使我们不能有意识地理解这种象征,但是依然会感受到其影响,因为它们所传递的都是非常基本的象征,包括:蜡烛、香蕉、领带、扫帚把、黄鳝、手杖、鲸、蛇、胡萝卜、箭、水管、鞭炮,再到方尖碑、树、鲸、灯杆、摩天大楼、旗杆、大炮、工厂烟囱、航天火箭、灯塔和塔。这些物品由于它们的形状而都具有阳具象征。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还涉及一个更具体的性质。鱼成为阳具象征是因为其质地和形状;大象是由于其象牙;犀牛由于犀牛角;鸟由于其抵抗重力而飞起;剑、枪和长矛是因为它们刺穿人体;香槟酒瓶是因为它们被打开时喷射;钥匙是因为它们插入钥匙孔……人类的想象力之丰富使得这份清单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人类由于社会禁忌,不得不采用隐秘的象征来取代进攻性的直接性显示。由于人类无穷的想象力,这种禁忌只会被多样化和复杂的象征来替代。且在人类超级部落中,由于地位的重要性,阳具象征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而且阳具象征还被人类进行了各种改进。例如,这可以从跑车的设计反映出来。
跑车总是给人大胆的、富于进攻性的男性联想,这是由于跑车具有阳具的性质:车身长、平滑、闪闪发亮,能以极大的冲力前行,色彩由以鲜艳的红色居多。开车的司机坐在敞篷的跑车中,宛如化身为一具极具阳具象征意义的雕塑。在现代的大城市中,交通堵塞是家茶便饭,道路一般都会进行限速,所以跑车的阳具象征意义要远远超过其高速的功能。
另一个例子是摩托车,这也是为什么男人会喜欢玩摩托车,并对其进行改造,且摩托车车手喜欢超车。尽管这样做风险极大,但是可以完美地体现其支配地位。
在流行音乐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吉他的演变也反映出一种“性别”上的变化。老式的吉他线条婀娜多姿宛如女性,被抱在胸前演奏。而现在,这种女性化特征早已消失。设计者在设计电吉他时,赋予了它男性的阳具特性。电吉他的身体变小,线条更笔直,而柄变得更长。演奏者在表演时,也把电吉他的柄至于朝上的位置。这样,整个组合在舞台上可以尽情意淫他们男性的支配地位。而歌手则可以通过手持长长的麦克风来进行同样的意淫。而台下的观众,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尽管在当今世界,阳具象征已经变得越来越隐蔽,但在侮辱他人的领域中,它还是保持了原先那种明显的特征。比如基本上所有的骂人话都带着和性有关的词语。这是性行为的地位功能的最佳实例。
除了语言,肢体动作也可以表达这方面的功能,例如对别人吐舌头、竖中指。有时候,同时竖食指和中指合并在一起、或形成一个V字,也有同样的功能。但是竖V字在当今是一个表示胜利的手势,不过,不要忘记它还有阳具象征的意义。当这个手势是用来侮辱人的时候,手掌必须正对着那个人。而当这个手势是表达胜利时,手掌是对着欢呼的旁观群众。此时,手势就带有代表众人对失败者进行侮辱的含义,而不仅仅是V还代表Victory的意思。

另一个和竖中指、竖V字一样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手势是“无花果”(fig),也就是五指紧握成拳头,而大拇指从食指和中指之间伸出,以此具有阳具象征,用以指向下属或敌人。英语中的习语“I don’t give a fig for him”被翻译成我一点也不在乎他,那是因为他根本不值得我去做一个侮辱他的手势。
我们还可以在许多古代的护身符和其他装饰品上看到这些手势,古人佩戴这种护身符是用于防护“邪恶之眼”(evil eye)。而它们真实的作用是具有保护性的阳具象征。甚至植物也可以起这种功能。例如,曼德拉草的根形状类似阳具,它在很多地区被当做具有保护性的护身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