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他乡的童年:战地记者走访六国探索教育的纪录片

2019-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笔者阿蓉

喜欢《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的观众一定对周轶君不陌生,马家辉总是在节目里非常可爱地叫她“小君君”。

周轶君是我从心底里一直崇拜的女性。

她是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在枪烟弹火的经历中出版了《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走出中东》《中东生死门》。

这些成就并不是我迷恋她的根本原因,最重要的是她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舒服,不是媒体宣传的那种有距离感的、体面的知性,而是像在《锵锵三人行》《圆桌派》那样谈吐透露一种率性、真挚的感染力。不捏不端不做作,也不轻易的笑,但母亲的身份让她的面容比以往更加有亲和力,而她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坚定有力。

她说自己也是第一次做母亲,如何教育小孩是一个很大的困惑,出于国际记者的习惯,她决定去广阔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所以有了走访六个国家的记录片《他乡的童年》。

这六个国家包括日本、芬兰、印度、以色列、英国,最后回到中国。采访的人群也很广阔,有小学,幼儿园,有师范生,教师,也有不同职业的父母。

这部纪录片可能是我唯一看哭的一篇纪录片,而我仅仅看了第二集《芬兰》。

但是触动我的并不是小孩的童真,而是因为看到他们被对待的方式,我为自己感到悲伤。

君君问到关于数学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真的不擅长数学呢?”

师范生说:“我们会反思,我们教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

我鼻子一酸,我至今记得小学的时候因为“答”写在了解题步骤里面,然后被来代课的数学老师叫上讲台,用数学作业本当着全班的面狠狠打头,边打边骂。

我如今回想觉得,她可能是将生活中的不如意发泄在了一个学生身上。

我至今痛恨那个来代课的老师,我不记得她的面容,但是我记得她有一张凹进去的脸。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只是来代课。

就像我们常常吐槽自己“学的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

纪录片里老师也说:“他们不会记得我的任何一趟数学课,但是他们会记得这个项目(在养老院与老人一起交流画画),他们会记得与这些老人对话。如果你身边谁也没有的话,你什么也不是,我认为人生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我对我真正数学老师的美好回忆不在数学课,在夏天的早读课,她会穿着裙子弯着腰帮我们拖地的片段。

“亲近自然,感受生活”没有在视频里被老师说出来,但是这是我看到《芬兰》这一集最大的感触。

住在北极圈的芬兰家庭,他们的父母说,在这他们需要的一切都有,这里最棒的地方是自由。当我看到孩子们在飘雪的夜晚给驯鹿喂食时,我想起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我还非常喜欢里面的一段“不标签人”。

有一个师范生说:“有人说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我不会唱歌”

这句话立马戳中了君君:“这不就是我情况吗?我的老师说我唱歌像念一本书”

师范生说:“这是我们试图避免的,不标签人,不贬低人”

这样教育的结果就是你问一个芬兰小男孩什么是成功,他说“这里没有成功,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没有人是最好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看到这些我不得不说,小孩子在幼稚园里的被教育的这些美好品质,是二十几岁的我才去约束修正自己的事情。

但是芬兰最让中国家长羡慕的应该是“芬兰最好的学校哪一间?离你最近的那一间”。不用为学区痛苦挣扎,所有的教师都是严格培训的上岗,教学内容因地制宜,教学质量却是一样的优秀。

而对于拍摄纪录片的人来说,这也是一趟认识自我的旅程。

正如小君君在《我为什么拍<他乡的童年>》里分享的一段故事:

一个95后女同事,和我一起去芬兰时,开始对这个话题毫无兴趣,因为她自己并不打算结婚,也不想生育。看到满地乱爬的孩子们,一脸“这是什么鬼”的表情。

可是她被芬兰家长、老师对孩子的平等态度打动了。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侦探小说,可是父母一句话:“你能看点有用的书”吗?一下子打消了她的阅读兴趣。我也是因为对学习与生命的顿悟,泪洒芬兰课堂。整个旅程,是一个更新自我的过程。本意是为孩子去寻找最好的教育智慧,却发现:

最好的教育,在于大人也变成学习者,不要停止成长。

也有人对纪录片提出了疑问,觉得这是拍给中产阶级看的,就算平常人没有金钱实力,看了也是什么可操作性。

可是就像小君君说的:“拓展视野你的想法会不同,怎么做是个人的事”

而你的想法真的很重要。

因为“你要知道别人面对问题时是怎么想的,才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可能性。”

也有人说这不适合人口众多的中国,没关系,后边还有印度,方法总比困难多,你得去多看多听,试着寻找这些方法。

《他乡的童年》值得所有有孩子的、没有孩子的、曾经是孩子的人观看!

每周三零点更一集,敬请期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