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扇轻摇的时光/黄守渊
近几天,气温陡然升高,屋内更是闷热难耐。当我拿起折扇给小孙子扇风时,不禁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离开我们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但我觉得奶奶仍在我的生活中,给我温馨,让我幸福。
童年的夏夜就是在奶奶的蒲扇下度过的。那时我们村子没有电,自然就没有电扇。吃过晚饭爷爷用自己活的高梁毛儿笤帚,在院子当中的土地上,仔细地扫出一块地儿,奶奶把一领苇席铺在地上,我们姐弟几个就争先恐后地躺在上面。这时奶奶搬来一个小板凳放在我们一旁,奶奶的蒲扇开始有节奏地摇动起来。
奶奶一边扇还一边讲故事。蒲扇摇动的幅度很大,动作很轻,蒲扇从我们的额头上掠过,然后凉爽的风和着清新的泥土香,徐徐的向我 “漫”来,一阵,一阵,又一阵……,就像奶奶一个个讲不完的故事:嫦娥奔月,美丽的仙女,狡猾的狐狸,勤劳的牛郎织女……我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奶奶的故事,一边享受着大蒲扇扇出的阵阵凉风,一边还仰望苍穹数着点点繁星。
奶奶说:“我给你们出个谜语吧。”
“好!"我们都兴奋起来。
奶奶出的谜语是“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钉银钉”。
我说是“石头",弟弟猜是“钉”。
奶奶摇头说:“不是真的‘石头’和‘钉’,是像‘石板’和‘钉’一样,你们看看天,是不是像一块大青石,上面的星星像不像白色的银钉?”
“我知道了,是‘天空’和‘星星’。”奶奶笑了。
她还告诉我:天上一颗星,就是地上的一个人,最明的是最大的官儿一一是毛主席,毛主席就是那颗北斗星,北斗星下面就是北京;那二等的明星是仅次于毛主席的大官儿,星越小越不亮的官儿越小,那些最多的微微发光的是老百姓,那些忽明忽暗的是小孩。
于是我就在天空中寻找,哪一颗星是奶奶,哪一颗星是我。正找着,忽然一颗明星落下去了,在天空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
“奶奶,快看!”
奶奶说:“贼星,快用唾沫唾它。”
“为什么唾它?”
“唾它贼都不到咱家来了。”
于是我们几个从席上爬起来,朝着流星“呸呸”唾起来,唾过之后还躺在蒲扇底下,继续让奶奶讲故事。我的心随着奶奶的故事,忽而飞上太空,忽而飞向北京。奶奶的蒲扇扇起了我对外面大世界的向往,也把疯玩了一天的我,扇进了恬静的梦乡。
上学后,村子里还是没有电,在夏日的夜晚,奶奶每晚都陪我在蒸笼般的屋子里做作业,她总是默不做声的,不停的摇着手中的蒲扇,为我降暑驱蚊,我总是在那阵阵凉爽的清风中,安心的完成我的作业。有时,我会给奶奶念课文,用那稚嫩的声音,读那些我也不怎么懂的文章,奶奶不识字,只是静静的听着,依然摇着手中的蒲扇。
渐渐地我长大了,做了母亲,带着孩子去奶奶家。夏日晚上睡觉时我打开电扇,奶奶却走过来把电扇关上了,然后坐在我身边,轻轻地为我摇着蒲扇。扇子摇得像分针一样慢了,奶奶说“电扇是铁做的,吹出来的风冰凉、渗人、风大,容易着凉生病,只有这扇子的风才是世界上最自然最温柔的风。”
现在虽然不乏风扇、空调,但每到夏天来临的时候,我还是特想念奶奶的蒲扇,想念那小扇轻摇的时光,因为这诠释了长辈关心爱护晚辈细腻绵长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