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散文精选_ 财富(一)

财富
一
当某个陌生人被介绍进了一个团体中的时候,众人急于想得到答复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这个人依赖什么谋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在没有谋生之前,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社会,在没有能够让每一个勤劳的成员获得正当的谋生手段之前,算不上是一个文明的社会。
每一个人不仅仅是消费者,也应当成为生产者。假如一个人希望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他必须不但偿还自己的债务,还应该为公众财富的积累做出一定的贡献。
财富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应用,简单如笨拙地挥舞铁锹与斧头,复杂如潜心研究艺术的终极奥秘。财富存在于心灵对自然的应用中,致富之道,不在于辛勤的劳作,更不在于勤俭节约——而在于头脑清醒、计划周密、行动果敢,在于天时地利。这一个人的优点是手臂强壮或者双腿硕长,可是另一个人却更为高明,他能够从河流的走向以及市场发展趋势中看出潜在的土地需求,于是他便及时地在河畔休整土地,坐等抛售,结果一觉醒来以后他便成为富翁。
挂在枝头未被采摘的水果、或者掉到地上烂掉的水果,其价值被白白地浪费掉了。但如果将它们运到城市里或者那些不产水果的地方,它们就会身价倍增,这便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经商的秘诀也正在于此——把货物从盛产之地运到稀缺之地,从而获得丰厚的收入。
财富是这样的情形之下开始积累的:当你拥有了一个牢固的屋顶,便能够抵挡风雨的侵袭;当你拥有了一台优良的水泵,便能够汲出清甜的水源;当你置备了两套外衣,便可以在汗湿之后及时地换洗;当你有干柴可烧,有油灯照明,有一日三餐充饥,有一匹马或一列火车载你穿越大地,有干活的工具,有阅读的书籍,你便能够在各个方面尽可能广泛地增强自己的力量。
财富便是在这些必需品之上建立起来的。在这里,我们必须重申一下大自然为北方的寒冷地带所制定的严酷法则。首先,她要求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养活自己。假如他的父辈并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的遗产,那么此人必须动手工作、省吃俭用、辛苦积累,这样才可以免于痛苦和受辱的境地。在他能够养活自己以前,大自然是绝对不会让他休息的。她用饥饿逼迫他、嘲弄他、折磨他,并且夺走他的温暖、欢笑、睡眠、朋友以及享受阳光的权利,直到通过自己的双手终于得到面包。然后大自然便以稍微温和一些但又足够强硬的态度来催促他获得自己应有必需品。每一扇商店的橱窗,每一株果树,时时刻刻兴起的念头,而这一需求又涉及到他是否具有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与尊严。试图通过争辩来使人放弃欲望是毫无用处的。虽然哲学家们已经论证了清心寡欲的重大益处,可是,一个人难道仅安于一间茅舍以及粗茶淡饭的生活吗?人天生就渴望发财致富,他的方方面面都与金钱密切相关。财富还要求拥有大城市所能提供的自由,要有旅行、机器、科技方面的便利,还必须有音乐、美术、最优秀的文化及最出色的伙伴。那种能够;利用人类所创造出的一切才智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那种懂得如何从最大多数人的身上、从遥远的国度、从古人的成果中获取利益的人,才能算得上最富有的人。
一个民族之所以强大,就体现在这些方面。撒克逊民族便是世界的商人,这主要得益于其金钱上的独立性。他们不依赖政府的面包和猎物,他们没有宗族制度,没有依靠头领岁人所维系的长老制生活方式,也没有联姻裙带关系,而是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承担起各自应尽的义务。这一民族一贯认为,人人都应该自食其力,否则就无法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正是这种价值观念给英国人带来了繁荣与太平。
摘自【美】爱默生散文精选 程悦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