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婚姻育儿

东西方文化的激烈冲突与艰难认同

2018-07-29  本文已影响37人  ClinnaStory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我们总是想要伸出无知的触须,好奇地感知外面的世界有多么新鲜。

我们渴望所有的事物都能如同我们想象中美好,在我们的逻辑思维中恰当地进行。

一部现实主义影片《刮痧》却将我们对陌生国度的理想愿望,有如蛋壳般放到碗沿边上轻轻敲碎。透过婆娑的泪眼,我们不得不思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碰撞以及在求同存异的漫长过程中相互需要的尊重和理解。

1

电影的开篇,大批示威游行的人们在广场上振臂高呼“救救孩子”,而大厅里却是即将要举行的电脑游戏软件设计的颁奖仪式。

设计软件公司老板昆兰呈与我们的却是一幅从容的表情,当简宁对着眼前一片混乱的局面问他:“What’s

going on?”的时候,他笑着说:“宪法规定的那一套,言论自由呗。”

我们大天朝何时见过这样的场景?我们的宪法同样明确赋予人民“言论自由”,然而,一个中国老板有可能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允许一批反对者随意自由地发表言论吗?

接下来,许大同上台发表获奖感言的那一番话更是掀起了我们对美国的憧憬,许大同感慨万千,激动地说道:“But I believe, if I work enough, one day I’ll

become one of you, a truly, successful American!(我相信,只要足够努力,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你们当中的一员,一个真正的、成功的美国人!)”

许大同双手捧着奖杯,他的确做到了,正如他所说,“Today,

this award prove that America is a true land of opportunity , I’m the prove of

that.(今天,这份荣誉证明了美国是一片充满机会的天地,而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鲜花与掌声,焦点与灯光,慰劳着长途跋涉、历经艰辛来到这里的幸运儿。在我们看来,许大同现在是一个成功人士,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我们几乎要认定他能够一直如此得志。在异国他乡大展宏图,度过完美的一生。

然而,当许大同在处理自己的儿子与昆兰的儿子之间的小吵小闹时,我们便能隐约地预感到,许大同来之不易的风光人生或许并不能长久地维持。

即使是在这片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土地上,许大同已经有所成就,但他身体里流淌的依旧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他的骨子里植入的依旧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这也就注定了接下来即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连串遭遇与不幸。

正如简宁对于昆兰不解于大同为何替父亲揽下责任时的回答:“Because

he’s an Chinese.” 昆兰若有所思,抬起头望着大同小心翼翼扶着父亲慢慢走上楼梯的背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甚至到最后,因为小小的刮痧事件导致这位成功人士面临家庭破碎、骨肉分离的局面,而在此期间,中西方文化狭路相逢的冲突与摩擦,更是让我们不由得开始深思,国度之间的体制与文化应该以何种方式更好地互溶与共通。

2

中国式的教育就是,孩子做错了,必须道歉,甚至不管是不是做错了,懂得包容他人,委屈自己总归是好事。

当许大同扳着脸孔要求Daniels向Paul道歉时,局面就非常尴尬。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和Daniels打架的不是一般孩子,而是许大同老板的儿子。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许大同面临这样的场景,首先必须顾及老板的面子,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做错事就得承担后果。所以当Daniels拒绝道歉时,许大同很自然地就表现出了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

我们可以轻易捕捉到,当许大同往孩子脑门上一拍,昆兰眼里一闪而过的惊讶和反感。

对于西方人来说,两个小孩子打打闹闹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没必要这么严肃,也不需要道歉。大同的那一掌,在中国人眼中可谓是平常至极,但在美国人眼中却是名副其实的虐待。

西方人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当面打孩子是为了给对方面子这样的逻辑。后来昆兰指责许大同不该打孩子时,许大同才大发脾气地说,“I

hit him to show my respect for you! To give you faces!(我打他是为了表示对你的尊重!给你面子!)”然而却换来昆兰一句“What

kind of twisty Chinese logical is!(这是什么扭曲的中国式逻辑!)”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表面西式化的许大同,其实还是根深蒂固地继承了传统的中国思维模式。

而另一方面,中国的俗话:“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也非常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的教育模式。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认为,爱孩子就要教育他,而教育孩子离不开打。他们一致认为,被父母打过的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强大很多,以后进入社会才能面对更多的挫折和苦难。

然而,在西方社会里,打孩子会被视为虐待孩子。他们尊重孩子,采取的是温声细语的教育方式,坚决杜绝体罚。

中国人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而美国人却把孩子当成了社会财富,在误以为刮痧是虐待行为之后,果断地进行了孩子与父母的隔离,并不断取证,其目的还是为了保证孩子免受伤害。

在中国,暂且没有一个为受家庭虐待的儿童提供庇护所的福利局,人们把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当做是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甚至有“打在儿身上,痛在我心里”的家长内心告白。

虽然大同和简宁是夫妻,然而简宁明显已经是西式化了的中国人。

当Daniels用手去抓东西吃的时候,简宁提醒他用叉子,而不是用筷子;当大同出于对父亲的尊重,要求大家都用普通话的时候,简宁还是坚持用英语,不是不尊重长辈,而是因为Daniels下一年要考私立学校,所以需要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

在中国,这种行为会被看做无视他人,对长辈的不尊重,然而西方人却更倾向于根据客观事实作出有利的选择。

而当大同被质问刮痧是谁所为时,简宁按照西方人的思维实话实说,而大同却是出于孝道而把责任揽向自己。我们中国人都能理解,并且换作我们,我们也很可能会这样做,因为“万事孝为先”。

西方人提倡信奉真理,中国人看中资源人脉,这也是为何许大同认为昆兰说真话就是“出卖”他,更气愤昆兰没有作为朋友维护自己。

可以说,整部电影片都是由诸如此类的一个个细节构成的,棱角分明地凸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3

不得不提及的是,这部影片除了刻画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之外,还洋溢着催人泪下的浓厚情感,在大同与父亲、大同和Daniels这两对父子之间演绎出的深厚亲情,在大同与简宁之间渲染出的真挚爱情。

大同回到家为现场那一抚掌向孩子诚恳地道歉;为了不伤孩子自尊,告诉Daniels“所有的天才都尿裤子”;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要求妻子一起隐瞒真相;为了让即将回国的父亲看一眼孙子,不惜去福利局“偷”来儿子;为了让儿子多享受片刻的父爱,居然和紧追不舍的警察玩起了游戏;为了给儿子圣诞礼物,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九楼……

当我们看着简宁抱着大同痛苦地叩问“为什么这一切都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哪儿做错了?”的时候,当我们看着大同在机场和父亲两个大老男人哭得像无助的孩子一样,当大同被法律禁止靠近儿子,不得不和妻子分居的时候……

我们忍不住为许大同一家而不甘,为什么一个幸福的家庭会沦落至此?

许大同在美国拼搏了八年,美国给了他成功和荣耀。然而,中国传统的中医刮痧疗法却迅速把他推向了人生的低谷,使得他想和家人一起回国,“回到北京,我们还可以过团圆的日子”。

我们含着泪,意想不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这么可悲的后果。

但是,与其说许大同一家的飞来横祸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所致,还不如说是由于法院没有对证据进行正确认识与理解所致。

因为中西文化差异对法院判决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它不可能会成为许大同一家飞来横祸的直接制造者。只有当文化差异或者说文化盲区不被认识时,才可能造成法律的不公正,才可能给许大同一家带来人为的灾难。

然而,发现文化冲突不是一件坏事,起码已经说明我们开始去正视它并尝试去解决它。

我想,这部影片到最后也一定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当我们意识到文化差异,并且客观地面对文化冲突,懂得进行文化反省,才能够更加宽容地接纳不同文化带来的迥异习俗,我们也才能更加和谐地生活在地球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