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了什么?(上)
介绍
《道德经》并不是一部论述道德的著作。
事实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
然而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但道教,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书评
1. 把握时机比立即行动更有效。
原典: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翻译:天地没有偏爱,把万物当成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后就随手扔掉);圣人没有偏爱,把百姓当作草狗。天地就如同鼓风的风箱,内部空虚却无穷无尽,鼓动就可以产生更多的风。政令越是繁多,失败得越快。比不上持守虚静。
想到去年国内刚出台网约车的规范,其中有一条说明:网约车的发展已经成形,缺点和优点都暴露明显,此时制定法律法规最为有效。
政令在事物发展成熟后再进行规范:一来避免现象级产业草草失败,制定法律法规的投入被浪费;二来避免与产业发展不匹配;三是减少法律法规的多次修改,降低机关颁布和企业学习成本。
虽然内里看似“空空”,毫无动作,但其实是在等待时机。只要时机到,就可以源源无尽地发挥效用。
2. 天人合一,保存外界即是保存自身。
原典: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翻译:天延续着,地长存着。天地之所以能延续而长存的缘故,是因为它们不求自己的生存,所以能持续生存下去。所以圣人将自己放在别人后面,不刻意在乎自己的生存而得以保存。难道不是因为他不在乎自己的缘故吗?最后才能成就了他个人。
此章看似讲的是“无私”,但结论仍是保存自我,只是不拘泥于保存自我的形式。以成就大业为手段,最终也能成就自身。
老子对于事物发展过程有着透彻的理解,在理解它的基础上,顺应它,借力出发,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生于天地之间,本就是一体。保存了天地,也就是保存自身。
3. 价值判断的本质是片面单一的。
原典: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最高的善就是水。水滋养万物而不争,停留在他人不愿意去的低洼处。水的境界很接近大道。善于找到合适的去处,善于保持心思沉静,无私有爱,待人真诚有信,执政懂得治理(的规律),处事发挥长处,动作把握时机。就因为不争不适合自己的职责,所以才能不被怨恨。
《道德经》中对于道德判断持保守态度,也就是没有好,也没有坏。这两者既是平性关系,也是因果关系。
平行关系是说,事物的好坏要按照当时的局势做判断。如狂风可被草船借力从而赢得战争,绵绵春雨也可能浇湿了穷人堆在户外用以温热的碳。此处的好,不一定对彼处好,所以单一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因果关系是说,不去规定什么是好,人也就不明白什么是坏。虽然价值判断有其便利的地方,比如闯红灯很危险,不闯红灯就安全。但社会准则也会束缚人的自主性:如过街道上没有任何人,那车硬是要停下等待红灯60秒,显然既不高效,也不环保。
老子讲“无名,万物之始”,王弼对这句话的注解是:“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这里“无名”代表万物的始源,是思想无法企及的阶段。通俗地说,在名称未定之前,万物已经开始萌发,只是我们意识不到罢了。
做太多,而不倾听。很冲动,却不把握规律,对于长存天地的不信任,不仅会遇事受挫,也可能毁灭自身。
后记
本文旨在分享三个观点:
1.把握时机比立即行动更有效。
2.天人合一,保存外界即是保存自身。
3.价值判断的本质是片面单一的。
道经分享至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由于人对于自身的信任,社交网络减少了人与自然的接触机会,可能对于长存天地的敬畏已经慢慢封在我们意识中。
四月,窗外的树开了花。冬季萧条,春季萌发,是为自然。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