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藏哪里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一个朝代或一个帝国的最重要、最核心的都城——首都,总要建在一个有关可守,有险可踞的地方,并且这个地方必须有一片开阔的土地,一来人们可以居住,二来可以耕种,其次最好还要有一条涝时可运粮,旱时可灌溉的天然河流。这算是一种退可守(因为有险),进可攻(因为有人有粮)的上上之选。
进取开拓的第一代君王,一般江山都是通过武力打下来的,既然是打下来的,武力值自然不低,但定都地点都还是会首选像长安这样有潼关和函谷关天险之地。因为凡事总有个万一,万一后代里出了个不肖子孙,把江山败光了呢,总要为子孙后代考虑一下,有个退路。
但是越往后,那些安逸了几十年的出生在顶层的后世的皇帝们,通常更着重于眼前的问题,比如要考虑饭够不够吃的问题。于是乎,迁都便成了家常便饭。
试想一下,把中国的版图缩小到一张课桌这么大,把皇帝的头像在新都与旧都之间来回切换,就比如说长安和江陵吧,若此间再有外敌内乱,像极了怀有泼天家私的老头东躲西藏,既声势浩大,又狼狈不堪。
若再把这个版图换个样子,比如说中国象棋,又或者说国际象棋,王者周围,不是拱卫着士和相,就是后、马和车。皇帝老儿始终是那个中心,那个不管是安逸的,还是逃跑的众人众士众兵将的中心,那个帝国一统,万民归心的象征中心。
老头儿被擒,就像敌我双方交战时主将被活捉,帅旗轰然而倒,城池被攻陷,一塌百塌,一废百废。这个时候,若是在棋盘上,应该是所有的子该死的死,该弃的弃,光杆司令独自对战对方的千军万马,也别有一种悲凉。回到现实,所以越往后世的皇城啊,建起的都是越能把老头们藏得好好的有着高墙的皇宫。
老头藏好了,理论上才能做出对的决策,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才能保有那星星之火,才能有反击的一线希望。
老头没了,再弄个新老头,心理上它不是那么回事。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加勒比海盗》里的琼斯船长放置在“飞翔的荷兰人”号上的心脏。只要心脏安全,他就安全,只要他安全了,他对一切都将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