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书评面面观》:浅谈如何做一名理想的书评人
最不讨好,又最容易发生私人思想;
最宜公平,却又容许相当偏见存在;
最需要避免私人爱憎和人事拘牵,却又似乎不能不受私人爱憎和人事拘牵;
本身无永久价值,然而间接又最有影响;
文学运动少不了它,同时又毫不需要它,这就是书评。
——沈从文
书评的“前世今生”
1934年,萧乾突然心血来潮,对书评感起兴趣。那时候的萧乾虽然身在新闻系,但是一直心系文学系,于是他的毕业论文就写了一篇:书评研究。
这也许就是萧乾先生“书评梦”的一个开端。
后来,1935年萧乾经沈从文的推荐,在天津《大公报》主持书评的编辑工作。那时候的他突然开始认识到,书评在当时作为一种新势力在萌芽中兴起,并强调书评的真正对象是读者大众。
“随着读者层的扩大,新闻纸销路的飞增,这势力对于著作界、出版界、读书界,都将具有相当的权威。……终有一天它将像塞克斯机一样会在这古国国土上飞翔起来。”
萧乾先生于是,萧乾利用“职务之便”在《大公报》的副刊中声嘶力竭地为书评呐喊,同时组建了一支团队:杨刚、宗珏、常风、李影心等人。他们为了让读者能对书籍产生比书籍广告更为客观的评价,开始了短暂的书评生涯。
为什么说它短暂?因为在卢沟桥事件后,萧乾也随之失业。
这项当初萧乾先生认为的“伟大事业”终究失败了,他的想法是乐观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也很天真”。半个世纪后,书评没有在读书界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于是,他在五十年后的1987年又写下:这是一个未完的梦。
随后,李辉在征得萧乾先生同意后,编选了这本《书评面面观》,我想这本合集恰恰是萧乾先生当年梦的延续。尤其是当下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书籍刊物出版,需要有一批“文化咨询者”,来帮助广大的读者进行筛选。
于是,书评这项职业应运而生,就连小白如我也在尝试写书评,因为这不仅是对于看过的书的复盘,也是潮流的需要。
《书评面面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把萧乾对于书评的看法总结,第二部分是各个作家对书评的看法,第三部分就是书评精选。
书中的这个“面面”就是各个作家对于书评的不同看法,书中也无处不在呼吁着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书评行列,为读者写出好的书评,做一名理想的书评人。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理想的书评人呢?
其实,对于更多的技巧和文笔以及学术的条条框框,这本《书评面面观》更多的是要我们从认识出发,正确的看待书评这个职业。
所以说,这更像是一本关于理想的书评人的自我修养的书籍。我大体总结了提到次数比较多,且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
朱光潜:“一批评家应该是一个探险家,为着发现肥沃的新陆,不惜备尝艰辛险阻,穿过一些荒原沙漠冰海,为着发现好书。”
想做好写书评的工作,首当其冲的因素就是要爱书、爱读书。
书评家首先是一个爱书的人,并且是一个关心爱护和促进文化的人,恨不得每一本自己欣赏过的好书都为全人类读到,有这种功力的人方可写书评。
对于爱读书的我,虽然还达不到那种关心和促进文化进步的境界,但是每每读到好书就会有种满足之感洋溢在心间,总想找个渠道发泄一番方可觉得畅快淋漓。所以,在半年前,我选择了书评这个文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书评是我的理想职业。
再多说句非常俗气的话:既不花钱就可以读书,又能挣外快,何乐而不为呢?
但有许多人明明不爱读书,却偏要“随大流”挤进来折磨自己。
在《新共和周刊》上有一个人用自述的方式描写过一幅讽刺画,我觉得就是对于这种人最好的概括:
讲的就是一个不得不提笔的书评家的生活状态。新书的装订不引起自己厌烦才会拿回家读一读;无名小辈的书不看就断定是烂书;看一个开头就断定一本书的好坏。
更加讽刺的是,这个人不曾度过半本伟大的著作。他只会说:
“好,我可看完了。鬼知道它讲的是些什么!鬼知道我有些什么意见!”
“我是一只虱子,靠吸吮着作者的血以苟活。”
这样一个不爱书、缺乏文学修养的人,却硬逼着自己写书评。面对每天堆积而来的书只是机械地读,那这份“工作”只会成为他的“仇人”,这个人显然不是一名理想的书评人。
正如沈从文所说的:“理想的书评家应当是懂得各个作品,且能切中肯絮地说出那个作品得失的人。”
唯有真心喜欢读书,才会对一本书做出最真实的评价,才会深切地了解书中的人物,也能透视作者的心意,还能冷静地衡量作者的成功。
这是成为一名理想的书评人,所有一切的前提。
莫泊桑:“真正够得上批评家的应该是一个不偏不倚,无意气的分析者。”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写书评很简单,不就是爱书和爱看书吗?这样的人比比皆是,那么人人都可以当书评家了?
当然,仅仅是爱读书,还是远远不够的。
当我们要提笔写下一篇书评时,唯一的理由就是我们对这本书有了真诚地见解,同时,又对文章有透彻的见解,也了解写作者和其风格。就好比鲁迅先生的直接,沈从文先生的纯美,余华先生的现实等等,那种感情是从心坎里流露出来的。
书评其实写的往往是每个人最直观的感受,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权利也有义务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努力吸收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直观感受,再由心、脑、理智、情感消化和加工,成为自己所理解的模样。
但难免有时候会偏私和主观。正如佛朗士说的,每个人都摆脱不开他自己,这是我们最大的厄运。
巴金先生有一篇文章,说的便是一个书评者评论他的文章,他看后只是苦笑,为什么呢?
《大公报》专栏之《作家们怎样论书评》1937年5月9日因为那个书评家仅仅凭着自己的有限的标准和主观的臆断,就否定了巴金先生书中所写的真实。
那个书评者认为书中的事物现实是没有的,然而偏偏确实是巴金先生的亲身经历,有意思的是那位书评家所认为书中的那些含义,巴金表示其实并没有发生。
对于这种现象,巴金先生无奈道:“做了一位书评家,只因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太少,就随意抹掉这抹掉那的。对这样的人我只有苦笑。”
所以,写书评这看似简单的创作背后,却有最困难的因素——平衡心。
尼斯说过,一个从事批评的人须兼有综合的“想象”及“科学分析的”本事。
这一点不是一个“书迷”就可以达到的,因为我们在看到让我们心生欢喜的书的时候,很难不被感情带着思想走。
这就需要一份平衡心。在深切地见解书中人物,透彻作者本意后,不被眼前炽热的情绪迷惑,做出冷静理智的衡量和评价。也能够驾驭自己的情感,公正的评判作品的好坏,不轻易以个人的喜恶来左右思想。
这种传递是解释而不是命令,是陈述而不是说教。既要保持自己主观的见解,又要时刻顾到客观的需要,形成自己的品味和知识,才能旁征博引,不带偏见的包纳一切。
总结
如果你足够爱书,有文学修养,又有一颗平衡的心态,那么可以尝试去写一写书评,因为没有人会在自己热爱又擅长的领域上失败。
如今,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写书评的作者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我有时候会想,如果萧乾老先生泉下有知,看到现在书评行业的蒸蒸日上和百花齐鸣,不知道会不会有些许欣慰。
其实,许多人认为兴趣和职业不能混为一谈,再好的兴趣一旦变为职业总会开始有压力。爱书就是我们的兴趣,只要有爱就可以,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成为职业就是压力,需要你既公正又真诚,这就是难点所在。
但我相信,每个人都对美有独特的理解,当你看到真挚的文学作品时,怀着真诚的心不畏惧艰难,尊重这个工作本身,也不武断强迫读者接受意见,带着信仰勇敢地写出自己的真实。
这样,就算的上一个对得起写作者和读者的理想的书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