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短时记忆编码及影响编码效果的因素
2024-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若安山
一、短时记忆编码方式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人们通过研究语言相似性对会议效果的影响,证实了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波斯纳1969年在实验中证明了记忆的编码方式由视觉编码向听觉编码的过渡。
二、影响编码效果的因素
短时记忆编码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觉醒状态、加工深度、组块等。
1、觉醒状态。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早在1885年,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被试者在上午11-12点的学习效率最高,下午6-8点之间效率最低。之后,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发现,记忆广度的高峰在上午10点30分左右,而整个下午都在下降,晚上效率最低。
2、加工深度。加工深度也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
3、组块。对记忆的内容组块化或扩大每一个组块包含的信息量可以提高记忆的编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