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专题精选好文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之一——人人都有写文章的才能

2020-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may0326

你是否相信自己也会有写文章的才能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在决定写文章之前做到“准备”和“思考”你就成功了一半。

我们很多人一到要写文章的时候就会心里嘀咕:“我要写什么呢?”“我要怎么写呢?”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开了电脑就在键盘上一顿猛敲,彻底放飞了自我。可是,这样写往往写出来的文章读者不知所云,或者和读者产生不了共鸣。

其实,一篇文章的好坏在动笔之前十有八九就已经确定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在下笔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思考”后,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深度和广度,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写作“小白”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1.谁看,看什么,看懂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想给某人送个礼物,然后不经过任何的了解,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将要送的礼物就是对方喜欢的,可往往那个礼物并非是对方喜欢的或者真正需要的。

我们写文章也一样,作者自嗨之后,写出来的文章不是读者想看的东西。因此,我们写文章之前一定要考虑读者的存在,要明确文章是给谁看的,写的这些内容是不是读者感兴趣的,是不是读者一看就能明白的。

以读者为中心,贴近读者的立场和心情来写文章,这样能比较容易获得预期的效果。

举个职场上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年底要写一份年终总结的汇报PPT。这时候你就要了解,这个PPT是给谁看的,本部门领导、人事部、财务部还是总经办?每个部门需要的内容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根据“谁看”的,来确定需要写什么样的内容了。

提供对方想要的东西,想知道的信息,想看的文章,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2.输入与输出

要想能写出好文章,让文章言之有物,作者必须要从大脑中调动记忆环节,大脑要有丰富的素材积累。

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书籍、报纸、杂志、体验、感想、经验等等都是向大脑输入素材。但是输入的素材并不是进入大脑后就能永久记住,只要我们用随时就能拿出来的。大脑的记忆分为两种:暂时保存的“短期记忆”和保存时间较长的“长期记忆”。大脑会把“短期记忆”中的“应该记住的重要信息”转移到“长期记忆”。那些没有被转移的信息大多会在几个小时至几个月之间自然消失。

那么怎么样才能把“短期记忆”里的没有转移的信息转移到“长期记忆”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外输出信息。

首先要理解信息,然后整理信息,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平时这样反复循环训练,大脑能够调取更多的信息,而且“长期记忆”也会变得更加牢固。合上书本做个思维导图或者知识树是个不错的办法。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我们写和说一定是在自己理解基础上的。如果单纯地“抄写原文”,这样的输出效果是很差的。

在输出的过程中“对谁说”,“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这个过程。

另外除了“说”和“写”之外,“教”是更高层次的输出。只有在自己快速充分理解信息之后才能指导别人,教别人。这个过程就能让信息转移到“长期记忆”中。

3.好习惯,提高效率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专注力,写作也一样。

提高专注力我们可以这样做:1.在准备开始写作时,可以进行一个小的固定仪式,暗示自己马上要开始集中精力写作了。

2. 设定“截稿时间”,限时写作,防止拖延症。设定时间有个诀窍,可以把预计用的时间再缩短20%左右作为截稿时间。在更短的时限内,大脑会高速运转,提高行动力。

在这样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写作,文章的质量自然能提高。

写文章的时候,怎么样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合适的字、词、句表达我们的意思呢?

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列举近义词的训练”。想到某个词语时,尽可能多的列举它的近义词,只要是词义相近就可以了,这样可以使头脑变得灵活,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把这些词调入“长期记忆”中。

另外写文章时我们要自己不断提问,并自己做出回答,一层一层地抽丝剥茧,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深刻、具体。反复地“自问自答”能够提高文章的质量。从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自问自答,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

让我们为写出好文章开始准备,思考一起行动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