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2019-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郝志阳

昨天我和好友小A吃饭,她一边手插着牛排,一边把手机递给我说:“你看这个APP首页,我以前的资讯内容全部不见了,只是这两天看了一些关于美妆的资讯,它就自动推送的内容全部关于美妆。”

我接过手机滑了好几页,别说还真是。不禁感慨:现在的软件都快是自己的小仆人了,提供妈妈式服务,你想要什么,就给你推什么。

“你不觉得很恐怖吗?你想干什么它都知道。”小A突然提醒了我。

现在很多的APP都是采用大数据推送,很多信息是已经给过滤掉了之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逛淘宝看到推送以及搜索出来的都是跟我之前购买过的同类型,看今日头条,推送的也是我经常关键字搜索过的资讯。

我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大数据的精心密布下,我们的世界就像被“过滤”了,留下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大数据贴心推送背后,世界正在缩小

还是拿今日头条这个例子,你喜欢我就一直喂你看这些内容。省时、省力,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要什么的时候,你给我递到嘴边,包装拆开,温度正好,我所需要做的,只要是张嘴,然后咽下去,便是了。

都说今日头条推送的内容低俗,可今日头条压根没有编辑决定到底给你推送那些内容。是千千万万的用户一次又一次的点赞,阅读,稍有一点深度就快速划过的一系列行为,最终共同呈现出这样的结果。

今日头条不做决策,他只是把你脑袋里最想看的东西找出来,然后递给你。

你不感兴趣的那些资讯,它真的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你曾经看过某一方面的内容,再次打开时就会不断收到同一类型的内容。

看似无伤大雅,殊不知,每一个软件首页的资讯是有限的,当它大篇幅被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信息填满时,我们所获得新事物就会慢慢被压缩了。我们花很多时间,却在反复接受大同小异的东西。

大数据“贴心”推送背后,世界正在缩小。大数据通过一套算法在长时间里潜移默化的改变你,有点温水煮青蛙的意思,不知不觉中将我们所看见的世界缩小,沉溺于舒适区。最后,我们反而成为了那只被驯服的狗,眼界越来越窄。

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只是原地踏步的开始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保持进步?”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不设限才是不断进步的前提,如果只是一味的在自己熟知的圈子里,这时就陷入蚂蚁思维的困境之中了。

当我们反复的接收相同的讯息,对那些不感兴趣的避而远之,我们很容易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自己片面的认知深信不疑。

努力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让陷入“温水煮青蛙”之类的困境,通过努力不断获得更大的成就。

我的朋友小F是个较乐观的人,对自己做的事情有高度认同,比较懒,喜欢呆在舒适区,是那种不会为难自己的那种人。爱打游戏爱看电影爱日剧,但不影响本职工作。毕业之后父母安排去了国企,事业单位,按部就班的工作,职位一直没有提升,可真正选择跳出来她也不知道做什么,只能原地踏步。

在狭小的圈子里,她看到的是周围人都是这个状态,工作、吃饭、睡觉,这样的循环,很容易形成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她会认为自己看到的事情的一面就是她认为的全部。

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接受自己固有的认知,就好像是给自己的成长设置了天花板,最后,也只能日复一日过原地踏步的生活。

你的见识,决定了你拥有怎样的生活

今天一大早,朋友小G就给我打电话诉苦,说她昨天打扮得很漂亮,兴致勃勃地参加一个客户举办的商务派对,却发现自己根本插不进去嘴,呆在里面尴尬极了。

我问她在场的人都聊些什么,你又聊些什么。她说他们都聊如何投资,什么样的投资渠道回报率高,最近又去哪个国家玩了,哪里的景色最漂亮,或者哪个牌子又出新品了,我一个整天上班顾家的人哪里懂那么多阿。

我听她这样一描述,顿时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其实就是人与人的见识不同,决定了生活层次不同而已。

别人不断地开阔视野,认识新环境学习新技能,而你却一直在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又怎么会有聊天的共同话题。

人如果总呆在一个地方,不出去走走,就容易陷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成为“井底之蛙”,美好的事物从来不会主动寻求关注,这个世界精彩的部分,那些我们曾经毫无兴趣的事物,或许才隐藏着真正的乐趣。

�����at�?Z��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