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瑜伽之美
文 梁树丽
这本《瑜伽之树》是我的学生令月从北京邮给我的,她说这本书一定能帮助我重新认识自我,她是对的。
那段时间我正医治脚跟里的骨刺,行走不方便自然内心郁闷。我需要排解不良的情绪,而刚好这本书就来了,我总是能在“山穷水尽”之时遇到“柳暗花明”。
01.关于爱
种一棵树,得先掘土,清理石头、杂草,翻松土壤,然后小心翼翼埋下种子,四周掩上松土,接着悉心浇灌,等待发芽,成长。一两天后种子裂开 长出幼苗,子苗一分为二,很快冒出枝叶。小苗稳定成长,终于枝繁叶茂。
同样的,我们也是这样一棵树,也需要细心照顾。我们很长时间都陷入一个误区,都在等待被别人照顾,电影,电视或生活中我们都会听到男女之间在不停地追问一个答案:你爱我吗?
其实爱的根本就是先自我能量输入,我们只有学会关爱自己,才会更好地去爱别人,所以我们不妨反过来追问:我爱自己吗?
既然爱自己就要善待自己,比如不熬夜,不躺在床上看手机,多走进大自然,多热爱运动,多吸收阳光和正能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有趣等等。
既然爱自己就要学会欣赏自己,不要为头上多出的白发苦恼,那是我们岁月的荣光;不要为身材和容貌的变化而恐慌不安,我们的内心美好了,我们的外在自然会清新。
02.关于呼吸
呼和吸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常常听到瑜伽老师这样来定义:呼有多长,吸就有多长。
我们把呼叫做吐气,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是排出体内的毒素;从心理的角度,是把心静下来。
吐气是放下自我。吐气时,人会变得谦卑,而吸气时人却会生自傲。所以古人用智慧给我们定义正确的能量方向“呼吸”,而不是“吸呼”。
瑜伽里面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呼吸法的练习,吸气时小腹隆起,表示知足;呼气时小腹内收,清空自我。这是一个从执着到不执着,从不执着到执着的变动。
而我们要做到出入自如,这就是平衡。
当我们的身、心、灵都健康了,和谐了,我们就会把健康、和谐带给周围的人,把健康、和谐带给世界,去影响更多的人。
03.关于恩典
很多时候我们抱着某种目的来练习瑜伽,比如塑形,比如长寿……这些都不是热爱的真实模样。
可是很长时间我们都没有看到自己需要的模样,于是我们就会慢慢放弃。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快乐的过程,至于我们能成长到什么模样,这不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我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总是会强调一句:瑜伽不是攀比,做到自己的局限就够了。
和我一起练瑜伽的姐姐已经会莲花盘坐了,而我还没有学会打坐;她们已经会倒立摆出各种姿势,而我仍停留在倒立不动的状态……
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我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要秀给别人看,我必须明白自己的局限,然后从局限处修炼。
成长有早晚,能力有高低,有人练了两个月就远远超过了我们练习了两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从自我出发,修心,修行克服痛苦与心的波动,把复杂的心回归单纯,才是瑜伽练习的目标。
或许我永远都练不成我理想中的模样,但是我还要继续练习,至少我得到了快乐和健康,有了健康和快乐,这本身就是神圣的恩典。
我四十三岁开始学习瑜伽,这个年龄应该是正当时,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完成一个下腰或后弯的体式,这于我真的算是惊喜。
如果说我以前练习的只是体式,而读完这本书,我总算对呼吸,对自我,对瑜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艾扬格,他绝对是一个用身体淬炼灵魂的人,读他的书,我看到了他对艾扬格瑜伽的热情和奉献,找到了瑜伽里的真我。
我花费一天的时间重读了这本书,这些文字看似微弱,但足以启动我心底那神秘的,勇敢的瑜伽追寻之旅。
懒惰了一个月的我又开始了练习,虽然和以前相比退步太多,但是我要慢慢开启身体,唤醒身体的能量。
爱上瑜伽,只为寻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