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成石经

2019-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7a0a83f863af

        西安碑林博物馆

                  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是唐文宗李昂大和七年(公元833年)开始刊刻的十二经刻石,开成二年(公元837)完成。原碑立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宋代移至今天的西安碑林,是研究中国经书历史的重要资料。

  《开成石经》刻制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共114石、228面,共计160卷,65万余字。内容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等十二种经书,加上所附《五经文字》和《九经字样》。据《旧唐书·郑覃传》载,太和四年(830年)四月,工部侍郎兼充翰林侍讲学士郑覃,向唐文宗谏言说,汉代以来的经籍有很多错误,一直沿袭下来,已经很难改正。他奏请皇上召集儒学名士,刊校六经,刻于石头上,竖立在太学内,作为后世永远的正本。刻成后,《开成石经》立于国子监讲论堂(位于国子监的文庙之西)两廊。

早在唐天宝四年(745年),在国子祭酒李齐古的主持下,还将唐玄宗所注《孝经》及序文,由玄宗本人以隶书书写,刊刻上石,立于太学,称《石台孝经》。此后,它与《开成石经》同立于国子监内,并一同进行了三次迁移(下文将《开成石经》与《石台孝经》碑统称“唐石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