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场合怎么说话?
很多人在需要站起来讲话的时候都好紧张,不知道说什么,一想到上台就嗓子发紧,声音和腿都在抖,生怕说错了忘词了被别人记住一辈子。
想着想着,自己就先怕的不能继续了。
其实可以回归初心,想想你为什么需要在公开场合讲话。
除了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等,公开场合说话往往都是需要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做总结、感谢等。
内容已经有了,只要调整一下先后顺序,让观众在听的时候有点小惊喜就很好了。
另外,不要以为别人会记得你那么久的糗事,你还记得小学中学谁在演讲的时候做了什么吗?
好来看公开讲话的一个优质套路:
让观众和你有相同的想象,画一幅画,增强引导和共鸣。
图片来自剽悍晨读引用想象一下,你来画出一头美洲豹。
它的头是今天讲话的主题,简明扼要先把目的说明。
身体则用来补充说明主题。
尾巴是一个引起读者深思的问题或者一个有趣的小彩蛋。
让观众在结尾的时候感觉惊喜,会让他们对于整个讲话的感受也提高到相应的等级。
比如一段普通的发言,但是结尾部分的总结升华了主题或者让观众惊喜发笑了,那么观众对于谈话的感觉就是总结的那段高大上或者是比较愉悦的感受,觉得讲的不错。有点近因效应,离得近的情绪更加影响现在的情绪。
现在来说明一下身体怎么组成。
从1开始,1是头,沿着美洲豹的头说,就是谈话主题涉及到的人物有哪些,参与了什么事情;
2.数字,用数字做依据,提升权威感和可靠性。可以使用图表。
3是耳朵,戴着耳坠,wearing sth,类比where 在哪里发生。
4像鼻子,好像古董钟每到整点就从鼻子的位置跳出来一只小鸟报时,所以4来说明和主题相关的时间。
5.沿着时间就是事情发展的轨迹和流程,
6可以联想666,就要说明为什么我得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与众不同的原因。
举例:
今天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女性丧偶式育儿是社会分工变迁的结果。(头-主题)
现代一个热点话题就是新生儿多依赖母亲哺育和照顾。(主体-人物/事件)
网络测评有超过60%的宝妈都认为自己正在或者曾经经历丧偶式育儿。(主体-数字)
传说中女人的四不幸: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代表了很多女性同胞表达不满的原因,这似乎成了中国独有现象(主体-哪里)
其实女性肚子承担幼儿的养护工作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母性氏族,再往前可以参考非洲草原上的哺乳动物--狮群。(主体-时间)
公狮子只是保护领地和驱逐外敌,但是觅食和照顾幼崽都是母狮子做。
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也是由母性照顾儿女,孩子长大了只知道舅舅,甚至有些不知道父亲是谁。
随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男权主义的兴起,男性更加注重家庭外的活动,直到今天也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居多。
所以社会舆论对于男子照顾孩子都保持着赞赏态度,似乎他们比起其他事业型的爸爸多付出了很多,或者显得性格更好。(主体-经过/流程)
但这样的地位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原始社会男性出去狩猎,女性进行采集和煮饭,所以能有时间和地点照顾孩子。
由于男性掌握了那个时期的重要资源--食物,所以拥有更大的权力,因此沿袭到后期的封建社会男权步入鼎盛时期。
现代社会的食物不再是主要贡献,而是金钱。女性同样可以通过参加工作获得金钱,甚至可能比起男性更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女性也会要求同等的权力和义务,照顾孩子就不单单是女性的必要责任而是应该二者分担。
甚至从分工的角度,由于一方收入更高,应该让另一方多花费时间照顾孩子以便资源效用最大化。
但男性的成长过程中缺失了这样的练习或者要求,所以无法主动承担这部分义务,造成了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相对强烈的不满。(主体-为什么)
因此:当社会分工在当代经济发展形势下已经完成了新的转变,男性必须更多的承担家庭责任包括养育幼儿将成为必然趋势。
长期来看,那些做不到的人,可能就会通过失败的婚姻而自然淘汰。
所以丈夫们对自己的妻子好一点儿吧!
掌握了经济权力的女性是比男性更加优秀的存在哦!
未来,等两性越发平等以后孩子随母亲的姓氏会更加普遍,有了钱的妈妈还可以把一些重体力的家务活儿外包。
届时你可能需要争取,才能在家庭中占据一席之地了。(结尾-调侃)
总结:画一只美洲豹,从头(主题)到身体(主体123456)到尾巴(彩蛋)表达你想要说的话吧!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让人浮想联翩,还能让人印象深刻哦!
往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