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销到大道
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大,取这是题目是因为今天和一个朋友从营销聊到了大道,或者就是因为大道至简,蕴含在一切当中,而营销也正是遵循道的法则。
从战略看营销
在学战略管理的时候,其实仍然觉得战略很虚,直到最近听了华杉的课才对战略有点体会,战略如果用下围棋来比喻,就是选定棋盘,打磨棋子,落定棋局。选定棋盘是为了明确企业的边界,下棋最多就只能在棋盘范围内来下,企业也是一样,不要觉得无所不能,无所不做,最后就是没有棋下。打磨棋子其实是应该很清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孙子兵法》中讲到知已知彼,首先就得非常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的人就容易轻诺,然后失信,最后也避免不了失败。落定棋局就是讲排兵布阵了,自己的棋子,哪些去当先锋,哪些是中营,哪些是后勤,同时搞清楚该往哪去?走多远?怎么走?只有当战略落定,营销才能发挥其效用,营销一定是为战略服务,是一件事情,也可以理解成为战略指导下的战术。
从营销看品牌
营销解决的是落地问题,企业一切的问题最后都会转化成营销问题,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如果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那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营销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知道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要付诸购买行动,而且要持续购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持续经营。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生存”,有一句话叫只要活着,一切都还有机会,如果一直生存活着,那就是神,成了人们祭拜的对象。而营销最核心的一点是品牌,客户为什么是买你而不买其它。有人可能觉得品牌就是一个名字,几个字的事情,所以最后好像谁都可以说自己是品牌,但很显然不是。品牌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承诺,企业把自身所有的信息通过品牌传递给消费者,对公众做出承诺,得到公众的监督,但如果没有品牌这种公开承诺,消费者没有任何依据去监督企业。这就是品牌与非品牌的区别,有的人可能会说网上有很多广告虚假宣传,这当然有,因为公众公去监督,最后发现实际的和讲的不一样,那自然就成不了品牌,所以品牌并不是只靠广告打出来的,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够成就品牌,这个时候就成为了企业的资产。企业因此能够降低宣传成本,消费者能够此降低购买成本,而社会降低了监督成本,品牌使得社会总成本的降低。
从品牌看心理学
品牌学是一门科学,品牌学的基础学科是符号学,符号学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品牌的目的让消费者买我产品,传我美名。品牌就是要让消费者知道,并且要去购买,买了之后还是去告诉别人。这一些的基础就是要让消费者容易知道,容易记住,容易传播。怎么才能做到呢?品牌是一种创意,但一定不是空想,品牌需要唤起消费者心中的熟悉感、亲切感,才更能够被接受。心理学有一个说法是集体潜意识,这是因为在同一种文化中熏陶,在很多方面有共同的认识,比如中国人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没有人强迫,我们自然认同,所以龙就是一个超级符号,如果把龙的元素融入品牌中就很容易唤起我们的记忆。但这也有风险,因为有些文化中龙是邪恶的化身。品牌的一个最有效方法就是找到一个超级文化母体,把品牌寄生在上面去,就像是文化中长出来的一样,长出来的部分就只超级符号让我们记住。而能够超级符号的也必定是潜藏在大众脑海中的深刻记忆,比如红绿灯,天安门,熊猫,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互联网上品牌很多都是动物园跑出来的,天猫、考拉、飞猪等。
从心理学看道
心理学往往研究的是个体或者一个群体,而再延伸到全人类,那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心理学的基础,哲学就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哲学就是最接近于道的东西,但也还不是道,因为哲学还分了很多流派,就像宗教一样,佛教、基督教和佛教等,他们其实就是一种哲学体系,当然其中还加入了信仰。但这所有的所有最终都可以归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如果用物理的世界还看,道就是黑洞。道法自然,又回归到营销中,营销就需要去符合这个道,遵守这个道,可以有创新,但根在道上。道不仅在于体系,好坏、善恶、美丑,这些的根本都在道上,如果形象一点表示就是太极。在这条道上不要只追求好、善、美,因为总会有人会把你当成坏、恶、丑,这些总会存在。
大道归一
最后来说,从战略到营销再到品牌,唯一遵循的就是道,立于大道,自然就有无数跟随者。如果说把这个“道”小到自己,就是致良知,我们通常说的凭良心做事,那什么叫凭良心,你做的食品敢拿自己的亲孩子吃吗,你做的视频敢拿给自己的亲孩子看吗,你所做的事情敢于面对你最亲近的人,包括自己。这就是凭良心。只有这样的人、企业才能够有资格“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