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能否出贵子?
2018-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隆昌的石头
昨日出入一地方,曾经免费的明朝龙脑桥,居然被拦起来收费,看来有关部门真是和我一样穷疯。看来,回家,俺也致富。把门口拦起来收费,哦,没有红头文件,俺会违法的,怎么才能合法的拦路收费呢?这是一个很好的致富之门,身为寒门子弟,能否如此合法地致富呢?

恰好,对面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寒门,不由一想,寒门能否能出贵子呢?
或许是因为也是寒门,或许是因为有想过好一点的非法念想,或许是看着农村留守孩子一代一代地留守,或许是不甘心,思考寒门能否出贵子。

照理说,从古至今,寒门都应该有机会成为贵子的。
从孔子到范仲淹,从苏秦到陈平,从卫青到岳飞,从匡衡到宋濂,从刘邦到朱元璋,刘德华到孙红雷,都是励志故事,即使我鄙视刘邦和朱元璋的无情无义,冷血变态。
孔子,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范仲淹,“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苏秦游说秦王未果,资用匮乏,潦倒而归。"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于是苏秦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太公《阴符》,发愤攻读,"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后学成,遂游说列国,合纵诸侯抗秦,佩六国相印,名震天下。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⑥,曰:“亦食糠覈耳⑦。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⑧
卫青,尝从入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刘德华出生于香港新界,在家中排行老四,幼时随家人搬到了九龙钻石山的木屋区居住,并和姐弟一起帮助家里打理卖稀饭的生意 。
孙红雷家庭最困难的阶段,一家子需要吃饭,孙红雷还需要交大笔的学费,孙红雷的母亲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白天自己上班打工,晚上还要去街边路边收破烂,街上的人都不正眼瞧她!
他们皆出寒门,饥寒交迫,生活落魄,然终归成为贵子。 人穷然志不穷,除了自身勤奋努力,关键还是在于能读书,读好书,得名师指点。
刘邦和朱元璋连名字都没有的人物最终成为帝王,刘季和朱重八的故事想来是最符合名利的励志故事,可这样无情无义冷血变态的人物不当成为励志典故,犹如勾践除了卧薪尝胆,还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呢。
那当下的寒门能否出贵子呢?
难,不在于书的多少,也不在于钱财多少,在于他们不读书。不仅仅是教材不读,其他也不读,哦,会读网络玄幻小说,王者荣耀。
更多在于家庭的教育的缺失。其实还是钱的问题,是钱财让他们成为留守孩子,从小就缺少家庭的教育,没有孔子的颜徴,也没有孙红雷妈妈捡破烂生存的感悟,因为很多留守孩子缺少对爱的体会。他们物质不穷,只是心穷。穷得只剩下吃喝玩乐咯。这样不好。
当城里孩子在看书,到处走走看看,甚至准备出国留学的时候,农村的留守孩子在做什么呢?王者荣耀。当城里的孩子在纠结于语文如何到120分的时候,农村的留守孩子在做什么呢?王者荣耀。当城里的孩子想要强壮的身体在打篮球跑步的时候,农村的留守孩子在做什么呢?王者荣耀。哦,还会唱唱“我们不一样!”
是啊,或许只有王者才能给他们荣耀。因为我们这样的农村留守孩子,无论是从分数还是钱财,从家庭还是见识,从身体到艺术,都是无法和城里孩子比的,所以他们就靠王者荣耀生存着。一方面投食,一方面让他们迷醉似的荣耀,这是怎么样的圈养?


看着他们的书写,他们的试卷,心累。
寒门不该出贵子?


想念我曾经苦难但现在幸福的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