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刻意练习:这世上本没有天才

2017-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SHEROtomorrow

照例,先整合一下这个专题——知识管理。

前面都有看过的朋友可以跳过这一段,直接看《刻意练习》的推荐。

知识管理,我介绍这个专题主要是基于知识获取渠道是从书本中来,所以一开始介绍的是读书类的方法论。

首先《如何阅读一本书》,十分详细的介绍了对待不同书的不同阅读方法。对书本的分类,阅读,笔记,评价做出了十分想详尽的解释。这本书对于我来讲是十分受用的,我之前读书基本上是看到书就读,有时候读到一半才觉得这不是本好书。其实,在书的前言和目录就能判断这本书的质量,这是《如何阅读一本书》教会我的。

接着是《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方法论。主要介绍了RIA的阅读方法,怎么将书中内容拆为己用,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然后是《如何高效的读懂一本书》,秋叶大叔的分享。基本上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和《这样读书就够了》的运用实例。理论运用于实践,是这本书的核心推荐点。同时,建议大家先阅读前面两本再来阅读秋叶这本,会事半功倍。

接下来是《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从学习,保存,分享,运用,创新五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怎么管理你获得的知识。

终于说到今天这本了《刻意练习》。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说:遇到自己阅读起来有困难的书,不要放弃,先通读一遍,在了解作者写作的框架之后再说,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已经获取了一部分知识,会发现这本书没有你想的那么难以理解。要不是因为这段话,我几乎要放弃阅读《刻意练习》了。

它是一本心理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写的书。书中涉及大量的实验报告,实验过程,研究结果,甚至数据分析。这部分是我很弱也很不情愿去阅读的。觉得生涩难懂,也没有什么意义。味同嚼蜡。

说好的要“吃青蛙”呢?尽管它难看,我还是看了。

果然,它没有看起来那么难。如果你也不想看,其实,看完我下面这些也就够了。(请允许我傲娇一会儿)

第一,这世界上本没有天才,都是后天刻意练习的结果。

第二,人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跳出舒适区。

第三,重复的长时间的做一件事情不代表你就是在进步的,这不是本书说的刻意练习。

重点在第三条。

先来说第一条,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点。甚至还亲自做了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实验贯穿整本书。

最熟悉的是莫扎特的例子,莫扎特是拥有绝对高音的天才音乐家。实际上,莫扎特的父亲本就是一位小有成就的音乐家,为了完成自己的音乐梦想,他开始培养莫扎特,莫扎特4岁就开始练习小提琴,有专业老师的指导,还有年复一年的长时间的练习,才有了这样的成就。这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实验里,是让一个普通人通过练习来记住没有规律的数字,通过两周的时间,这个实验对象从一开始的5个到可以一次性记住88个。这也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再来说说第二条,一样是用了方方面面的例子和实验数据来说明。实际上,用锻炼身体机能的例子就很能理解。长期不运动,突然开始运动会出现肌肉酸痛这样的现象,但是坚持一段时间,这中症状就消失了,反而觉得神清气爽。我们的身体本就向往更舒适,但是不舒适的环境也一样能调整适应,大脑也是一样的。

既然,解决了心理障碍,解决了硬件问题。下面就是方法论了,怎么样进行刻意练习。

书里的运用的“即能看见森林又能看见树木”非常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书中把森林称之为“心理表征”。这词汇看上去就像读不懂的样子。

实际上,就是说要有全局观。

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知道这件事情你预期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做到什么程度。就好像你在种植一片森林,你对每棵树都有规划。然后,你在从种植的过程中会有坑,有大石头。它阻碍你的整体布局。这时候就需要你去填上坑,移开石头,这个过程就是刻意练习。也就是要做到精。

就好像一个运动员会针对自己做得不好的动作反复联系,不断调整,最后达到完美的程度。

很多人会把机械重复当作是刻意练习,这是错误的。

树状图来源于网络,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一份

有人可能会问,我会做就行了啊,为什么要做好呢?

那我问你,同样是玩LOL,为什么你会玩就是不断的往里面充钱,人家会玩就是可以开直播赚钱呢?

总结一下:

刻意练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不足的地方,不断去模仿做得好的人或者请教老师或者不断调整练习的方法去完善它,最后做到最好的过程。

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怎么样做到最好,你也可以成为人人羡慕的天才。

刻意练习和知识管理有什么关系?

前面讲读书也好,学习整理也好,分享输出也好。都是在广度上的一个延伸,今天的刻意练习就是在深度上的方法论,我不仅要会还要做到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