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骄阳》(欧文•亚隆)
概述
本书作者欧文.雅隆,是斯坦福医学院精神病系的终身教授,是当前美国心理治疗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关于死亡问题的探索,一直贯穿在他近四十年的学术研究。作者写下这本书时,已经75岁高龄。他经历过了祖父母、父母、导师的相继离世;身边的朋友和同事的逐渐衰老、患病;他自己的身体也抵挡不住岁月的流逝。
因此,他把自己的死亡体验以及对死亡的态度写入了这本书中,讲述面对死亡的积极意义。不仅如此,书中还罗列了许多心理治疗的临床案例和给心理治疗师的建议,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对抗死亡焦虑的方法,作为心理咨询或治疗师,还将能学习到如何与患者讨论死亡的技巧。
认识死亡恐惧
无论我们如何回避谈论死亡,对死亡的恐惧依旧会伴随人的一生。虽然大部分的死亡焦虑显现在人生的后半段,但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对死亡的恐惧早在童年时期,就已经根植在我们的无意识中。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焦虑和痛苦其实都是源于对死亡的恐惧。
如今,在欧美国家地区的死亡教育已经非常成熟,几乎所有在学的青少年都要接受一些与生命和死亡有关的教育。然而在我国,只有少数的医学类院校才会开设生死学的课程。死亡教育的匮乏,再加上传统观念中对死亡话题的忌讳,导致很多人都不敢谈论死亡话题。没有正确死亡观的引导,很多人在面对死亡问题时,只会感到压抑和焦虑,并为此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恐惧着死亡,也呈现出不同的焦虑方式。其中一种称为外显的死亡焦虑,指的是明显地感受到死亡所带来的威胁随之而爆发的焦虑。对于有些人来说,死亡焦虑就像是人生的背景音乐,不时地提醒着生命的无常与短暂。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就能激发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例如花园里枯败的树木、一首已故歌手的音乐、电影里的死亡片段等等,这些都能激发他们对于死亡无穷无尽的联想,陷入人生的意义的怀疑之中。
对另一些人来说,对死亡的恐惧更加强烈,甚至无法控制。有的人常常在噩梦中惊醒,然后陷入无边无际的死亡恐惧中。死亡恐惧剥夺了他们生活的乐趣,使他们即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又惧怕一切走向消亡不复存在。他们深陷痛苦的泥沼,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
除了外显的死亡焦虑,对死亡的恐惧还有一种隐秘的展现方式,它被各种症状所包裹着,难以发现其焦虑的根源。我们现在来讲讲隐秘的死亡焦虑,对焦虑的深层次探索,来识别对死亡的隐藏恐惧。
在书中,苏珊的儿子因贩卖毒品入狱,这是他第三次卷入与毒品有关的刑事犯罪。与以往的反应不同,这一次苏珊吃不下、睡不着,总是不停地流眼泪,甚至无法工作。她将儿子视为生命的延续,但是对儿子的生活又无能为力,她不停地向治疗师倾诉对儿子的担忧,她认为自己的焦虑是儿子造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了解到苏珊即将迎接自己的六十岁生日,还特地做了一个拉皮美容手术。苏珊害怕自己变老,担忧未来的生活,却没有意识到自己隐藏的死亡焦虑。当她把这些焦虑转移到儿子的身上时,却发现不仅儿子的生活,甚至连自己的工作她都无法控制。
治疗师与苏珊一起谈论了死亡话题,并建议她转换一下角度,把注意力从儿子和工作上转移到自身,好好思考自己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随后,苏珊的生活发生了积极的改变,她不再束缚着儿子,儿子也成家了。她放下工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开了一家小旅馆。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能引发死亡焦虑,例如身患重病、面临失业、一段噩梦等等,如果平时你很少思考过关于死亡的话题,就很容易产生隐秘的死亡焦虑。隐秘的死亡焦虑不像外显的死亡焦虑那样直观可见,当一种焦虑让你无所适从时,便要好好寻找一下焦虑的根源,必要时向治疗师寻找帮助,一起正视它克服它。
对死亡的焦虑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我们害怕死亡,害怕的是死后的未知,死后的不复存在。如果我们正视死亡,勇敢地面对它,反而能给生命带来积极的力量。这也正是,思考死亡,克服死亡恐惧,能给我们带来的觉醒体验。
觉醒体验
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非本真的存在和本真的存在。非本真的存在,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模式,我们为日常琐事和个人欲望耗费心神,过于关注一些外在的事物,例如金钱、名誉、地位等等,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目前存在的状态。
而本真的存在,指的是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存在事物的本身,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以及真正的自我,这也意味着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改变,这种改变被称为觉醒体验。而思考死亡,能将我们从日常模式转向了这种改变。
作者跟我们分享了一个他的来访者艾丽斯的故事,艾丽斯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她与年少时便相知相爱的丈夫一起生活。不幸的是她的丈夫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她经历了丈夫患病的每一个糟糕的阶段:经常走失,丧失记忆,瘫痪在床,最后离她而去。在丈夫过世后的几个月里,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她产生了一直无法抵挡的恐惧,她开始害怕独自面对死亡。在她失眠了无数个夜晚之后,她决定搬出这住了四十年的老房子去养老院生活。
她不得不开始处理各种精致的家具、纪念品以及和丈夫精心收集的珍贵乐器。她亲眼看着这栋房子被搬空,又重新修葺了一番,她和丈夫的生活印记一点一点地抹去,这时她才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对于艾丽斯来说,放弃所有搬去养老院生活便是经历了一次觉醒体验。
以前她总是追逐富足而又精致的生活,现在她才知道追逐物质的丰腴只是为了逃避存在的空虚。在她搬去养老院之后,她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她又有机会过一遍早年的生活,一个人,自由自在,随心所欲。虽然处置房子和珍贵的收藏,是一种损失,但也是一种放下。与沉重的过去挥手告别,艾丽斯在80岁时又开始了新的人生。
从艾丽斯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思考死亡、面对死亡能够激发人的本真模式,能够促使我们面对生活,改变现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不要逃避死亡话题,积极地面对它,迎接觉醒体验。
对死亡的恐惧伴随人的一生,这个部分主要是让我们对死亡恐惧有个清晰的认识。首先,大多数的痛苦和焦虑都是源自死亡,无论我们如何回避它,对死亡的恐惧一直如影随形;接着,我们讲述了死亡所引发的两种不同的焦虑,分别是外显的死亡焦虑,再是被各种焦虑所隐藏的死亡焦虑;最后,我们讲述了克服死亡恐惧的积极意义,也就是直面死亡,能够给我们带来觉醒体验。
克服死亡焦虑
我们已经知道了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知道直面死亡背后的积极意义。那么如何直面死亡,克服死亡焦虑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认清死亡的本质,缓解对死亡的恐惧。
很多人害怕死亡,是因为死亡意味着消失、意味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再也不存在。这种害怕会给人带来内心的焦虑和痛苦,为了克服这种痛苦,有人狂热地追求宗教信仰,有的人痴迷于财富声望,他们渴望通过这些外在的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好像这样能使自己的生命“不朽”。但是死亡究竟是什么?死亡之后,我们会经历怎样的状态,这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无法感知的。
在作者的临床工作中,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三个论点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分别是灵魂的死亡、完全虚无的死亡、生前与死后,对称的两极。
首先,什么是灵魂的死亡?就是当身体死亡时,灵魂也随之消失殆尽。我们不必要害怕来世、害怕鬼神。物质决定意识,在那个时候,我们消失的同时,我们也不再拥有意识,对逝去的生活不再有遗憾,不会体会到与亲人离别的痛苦。
接着,什么是完全虚无的死亡?就是那些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的死亡。这种死亡与“我”不会同时存在,当死亡发生了,我们就不会存在,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呢?
最后一个论点,两级的对称。生前和死后是一种相同的状态,我们不知道生前的经历了什么,那么死后的状态也无法得知,更不用在活着的时候害怕死亡后的黑暗。
作者不仅将伊壁鸠鲁的观念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还用来缓解自己的死亡焦虑。死亡最让他害怕的是离开自己的妻子,他担忧自己死后,妻子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这种痛苦,是他妻子的痛苦,并不是他的痛苦。在他死后,他的意识就停止了,内心是不会再感受到害怕和悲伤;事实上,他也无法改变自己死后,妻子所要面对的现实。因此,作者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陪伴妻子,好好活在当下,死亡也不再显得那么恐怖了。
如果死后一切不复存在,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很多人误以为只有那些有名的人才会被人记住,才得以永恒。其实每个人在无意识中都有一股力量,去影响身边的人甚至身后的几代人。这便是通过认识自身的影响力,来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至亲,他们虽离开了这个世界,当你想起他们的时候,他们慈祥的笑脸、他们做的美食、他们送的礼物,一一浮现在你的眼前。留在你心底的是他们爱你的模样,这种爱,是无限温暖的,也滋润着你去爱身边的人。
我们对他人的影响也就像这份记忆一样,润物细无声,给他人带来力量。这种影响在书中被称作“波动影响”,它指的并不是留下名声和财富,而是指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给他人留下的东西,有可能是某种特质、某些教导、也有可能只是一种舒服的感觉,这也正是这里所说的自身影响力。
我们的人类有渴望传承的本性,无论是通过生育来传递我们的基因,还是通过著述立作传递思想,还是选择死后捐献遗体奉献给医疗事业,我们总是都是希望留给后代更多的东西。
作者已经75岁的高龄,依旧笔耕不辍,他希望能留下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帮助更多年轻的治疗师们。他这么做,其实也是利用波动影响理论,认识到自己可以留下来的价值和影响,这些有助于帮助自己克服对死亡的焦虑,因为当我们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影响力时,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充满了意义,也鼓舞我们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就不会再那么惧怕自己死亡后什么都没有留下来的事实了。
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最终宿命,其实死亡并不可怕,让人害怕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孤独终老是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的结局,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来到这个世界、又独自离开的,这个过程是没法与他人一起共度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死亡的恐惧袭来之时,有人陪伴在左右,可以让心灵有所慰藉。我们可以通过巩固人际关系,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中国人总喜欢说多子多福,认为儿孙满堂才能老有所依。但其实除了维持与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我们还可以创造与朋友、与邻居、与同事之间的密切关系。
前面我们讲过艾丽斯的例子,在她搬进养老院之后,又经历了一次死亡恐惧。她完全接受伊壁鸠鲁的观念,但依旧压抑不住的恐慌。即使在度假期间,治疗师依旧耐心地给她提供帮助,与她一起面对死亡的困扰。艾丽斯与治疗师认识有三十年了,他们之间不只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还是亲密的朋友。治疗师告诉她:“无论你感受多么恐慌,我都不会抛弃你或者是回避你。”两天之后,艾丽斯的恐慌就大大缓解了,这便是人际联结所带来的力量。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了对抗对死亡恐惧的方法,首先,你需要知道自己所惧怕的死亡是什么?很多人恐惧死亡,其实并不明白死亡是什么。死亡虽然意味着我们不再存在,但是我们对他人所产生的波动影响会一直持续下去。最后,死亡的孤独无法避免,我们只有通过巩固亲密关系,建立与更多人的联结,来抵抗对死亡的恐惧。
心理咨询师如何与来访者谈论死亡恐惧
每个人对死亡的恐惧程度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作为一名工作五十余年的心理治疗师,作者接触过形形色色受死亡恐惧所支配的患者。那么他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这个部分,我们一起探讨,作为心理咨询师,如何谈论死亡。
自古以来,很多人通过各种宗教信仰来寻找慰藉,而死亡在不同的宗教信仰里往往意味着某种形式的再生、不朽或者是转世,其实这是拒绝面对死亡的方法。
心理治疗师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同信仰的人前来进行心理咨询。而宗教信仰的理念与存在主义治疗是相违背的,不同于宗教的超自然信仰,心理治疗是建立在现实主义之上,人们是无法依赖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力量来保护自己、应对各种挫折。那么当遇到不同宗教信仰的患者时,治疗师能做的便是尊重不同的宗教和信仰,坚持现实主义。
曾经一个传统犹太教拉比,他渴望做一名治疗师,想学习现实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便前来咨询。在讨论到死亡问题时,两个人产生了巨大分歧。拉比的宗教信仰意识非常强,他认为即使一个人死亡,灵魂还是会继续存在。他认为是宗教信仰能推动自己的人生,创造了活着的意义。
但是这个宗教信仰的想法却与治疗师的现实存在主义是相违背的,治疗师更愿意相信一个生命是否有意义,需要靠自己来创造。拉比所面临的矛盾,其实也就是存在主义治疗与宗教信仰之间的不同点的。治疗师尝试着去否定宗教信仰中的一些观念,却发现一无所获。两人友好地结束了这次面谈,再也没有联系。
一个人的信仰形成于早期,是个人价值观的基础。大多数人能够从宗教信仰中获得帮助,也许在治疗师的眼中,这些信仰是荒诞不经,经不起推敲的。但是治疗师要做的不是去挑战他们的信仰,而是寻找方法帮助他们支持自己的信仰,来获得面对死亡的力量。
在与患者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治疗师是需要与患者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要尽可能地与患者感同身受,与患者真诚的沟通,一起对抗死亡焦虑。
一位40岁的心理咨询师马克向作者亚隆寻求帮助。马克的父亲、母亲、姐姐相继离世,他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他也非常担忧万一自己去世,女儿该如何面对生活。这种持续不断的死亡焦虑和悲伤,一次又一次地袭来。与此同时,他迷恋上了自己的一个患者露丝。对露丝的迷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克的死亡焦虑,但又使他陷入职业道德的自我谴责之中。
在整个心理治疗过程中,作者一直在耐心地帮助马克。他很真诚地告诉马克,迷恋爱情可以减轻死亡所带来的痛苦。他坦言自己也曾对患者产生过性欲,很多治疗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亲密关系是好事,但是不能越界。作者不停地在鼓励马克,他相信马克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不会和患者发生除了治疗之外的其他关系;作者甚至还介绍一名患者给马克,极大地增强了马克的自信。
在整个过程中,治疗师解开马克一个又一个心结,他不否认患者所面临的问题曾经同样困扰着自己,他也不会拒绝患者的某些问题。当马克问作者是否曾经历过死亡恐惧,作者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三次死亡焦虑爆发的经历。
作者没有躲在专业身份背后,没有特意在患者面前隐藏自己脆弱的一面。反而进行坦诚地自我表露,让马克的内心渐渐积蓄起了力量,不仅自己克服了死亡焦虑,甚至治疗了好几位深受死亡焦虑困扰的患者。真诚地交流是打开患者心扉的唯一方式,只有走进患者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帮助到他们。
心理治疗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治疗师需要对患者做到真诚如一,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需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时时刻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与患者一同面对心理困惑。治疗师做这些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帮助患者寻找内心的力量,充实人生。
很多人的死亡焦虑,来源于从来没有发挥过自己的潜能,或者是没能实现梦想,还有的可能是遗憾自己从来没有努力过。当在生命中的某一刻突然醒悟,人生必然走向死亡时,他们发现自己未做的事情还有太多,便爆发出焦虑。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焦虑的根源,且即使知道,也不知如何去面对它。
在书中罗列了很多寻找内心力量的方法,其中一个方法对我们所有人都能简单应用。
吉尔是一位长期被死亡焦虑折磨的患者,她习惯将死亡和没有意义等同起来。这个想法在她9岁时产生,那时她的宠物患病去世,她意识到万物都会死,既然最终都会死,那么很多事情都没有意义,因此,一想到死亡,她便非常消极。
于是,作者问她,“你的女儿也9岁了,如果她这样想,你会怎样回答呢?”吉尔却不假思索地说,“我会告诉她生活有很多乐趣,她有爱她的父母、同学和老师,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儿……”
这会,吉尔才反应过来,脱离自己,换个角度来看待死亡,生活依旧非常美好。这时,她才恍然大悟,她一直停留在童年时期的阴影,从没有没有试图去改变这些固有的想法,也没有以一个阳光的态度面对生活。她的内心并不缺乏积极乐观的能量,却从来没有发现它。
所以说,心理治疗师要做的不是劝说、鼓励或者教导患者,他需要成为一名引导者,来帮助患者发现自身智慧,让备受焦虑困扰的患者,认清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立足于现实生活,不断地充实自己,过有意义的人生。
通过上面的讲述,你对治疗师的工作是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首先,当面对不同信仰的患着,治疗师需要尊重不同的宗教和信仰,但依旧要坚持现实主义;接着,心理治疗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治疗师需要与患者真诚地沟通,一起对抗死亡焦虑;最后,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不是让患者从此就不害怕死亡了,而是帮助患者找到内心的力量,充实自己的人生。
回顾与总结
死亡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我们应该如何对抗死亡所带来的恐惧?作为心理治疗师,又如何与患者正确探讨和面对死亡呢?
在《直面骄阳》这本书中,作者结合个人经历以及临床经验,讲述了征服死亡恐惧的方法,包括三个板块:对死亡的恐惧伴随人的一生;克服死亡恐惧的方法;作为心理治疗师,该如何去谈论死亡。
我们知道,对死亡的恐惧在我们的童年时期便存在了,大多数的痛苦和焦虑都是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其呈现模式也分为外显的死亡焦虑和隐藏的死亡焦虑。外显的死亡焦虑指的因为面对死亡直接爆发的焦虑,而隐秘的死亡焦虑却是由死亡所引起,却展现出对其他事物的焦虑,后者是难以被发现被治疗的,但是克服死亡恐惧,却能带来积极意义,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觉醒体验。
接着我们讲述了克服死亡恐惧的三种方法,首先,我们需要认识死亡,了解死亡的本质,死亡意味着不复存在;接着,虽然我们消失了,但是我们对他人所产生的波动影响却不会消失;最后,死亡的孤独无法避免,我们可以通过营造亲密关系,来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最后一个部分是讲述治疗师是如何谈论死亡的,首先,在坚持存在主义治疗的基础上,尊重不同的宗教和信仰,帮助患者坚定信念;接着,与患者真诚地沟通,一起对抗死亡焦虑;最重要的是帮助患者寻找内在力量,充实人生。
直视死亡就如同直视骄阳,能够让我们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