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朗普与奥巴马放下成见、一致捍卫的法律,是如何诞生的?
1787年,英国在北美洲的13个殖民地制定宪法,成立联邦制国家,美国成立。
到今天为止,这个国家已经运转230余年,并且被“幸运女神”眷顾,鲜有流血牺牲和暴力革命,历经45任总统的领导,政权更替平稳顺畅。
无论是首位非裔总统奥巴马,还是“推特治国”的特朗普,在总统就职典礼上,都会庄严宣誓:忠实执行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美国宪法。
美国宪法为何如此重要,它的诞生历经了多少波折?追本溯源,「听好书」从《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的内容出发,为你还原一次“吵出来的胜利”。
“越权而生”的宪法
1776年,英国在北美洲的13个殖民地为了摆脱英国的统治,联合起来宣布独立,发表了著名的《独立宣言》。
但这时候的13个州只是以同盟国的形式组成的松散邦联,革命时期签订的《邦联条例》根本无法解决独立之后各州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诸多问题。
1787年5月,13个州派出了55名代表到费城独立厅,授权他们修改《邦联条例》。但经过这55名参会者的讨论,大家认为旧有的《邦联条例》没有修改的价值,建议给即将诞生的共和国重新制定一部宪法。
▲费城制宪会议,1787年5月25日-9月17日
各州的选民恐怕怎么也没想到,原本只是授权代表们修改《邦联条例》,但这些代表却做出了超越他们职权范围的工作,为选民们带回了一部《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正是这55位代表们近4个月的开创性努力,为13个独立州的人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他们得以批准一部基于人类的理性和协商而产生的宪法。
该宪法在获得各州的批准之后,开始生效。在之后的两百多年里,美国人又为宪法增加了27条修正案,使得这部宪法变得更加完善。
55个人吵了4个月
然而,这部宪法在制定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费城会议开始不久,弗吉尼亚代表团首先提出了一个很完整的方案。在这个方案中,议会分为两院,第一院的议员从各州选举,议员的人数由各州的人口总数决定,而第二院的议员由第一院选举产生。
▲北美十三州
在这个方案中,第一院显然占据了主导的作用,但由于小州在人口总数上处于劣势,会导致它们在第一院中的议员人数也更少。这样一来,小州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证。于是,很多小州联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新泽西方案。
新泽西方案反对制定一部全新的宪法,而只是对《邦联条例》进行一些修改。小州代表们希望保留国会的原有架构,即席位在州之间平均分配的一院制,但同时增加邦联的权力。
然而,这个方案忽视了州与州在人口数量上的差异,违背民主的原则,所以很快遭到了其他代表的反对。
但小州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特拉华州的一位代表甚至声称,如果大州不考虑小州的利益,非得按各州的人口总数决定议员人数的话,那他们就退出邦联,跟其他的国家结盟。
这句话就像一颗炸弹,立刻引爆了会场的气氛。大州宾夕法尼亚的代表当即愤怒地表示,如果他们不能通过辩论和劝说使各个州团结在一起,就会诉诸武力来达成统一。
▲美国国会众议院会议厅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会议气氛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康涅狄格的代表提出了一个妥协的方案,适时地化解了这场危机。
他们提议,议会的一院应该基于人口数量产生,以代表人民的利益。但从小州的自卫权考虑,另一院应该以州为单位产生代表。
在这样的劝说下,陷入冲突中的大州和小州都接受了这个方案,会议又得以继续进行,直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顺利诞生。
▲美国国会参议院会议厅
理性的政治妥协
正是由于这场冲突和妥协,此后美国的国会构成中才既有代表州的参议院,又有代表人民的众议院。
宪法又将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的任期是4年,经过国会的同意可以与其他国家缔结条约,以及提名某些职位的官员,包括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
如果总统在任职期间死亡或被免职,无法再履行总统的权力和责任,那么职务就会移交给副总统。如果副总统也遭遇到同样的不幸,国会就要以法律规定代理总统的官员,直到选出新的总统。
在美国的历史上,先后有4位总统(林肯、加菲尔德、麦金、肯尼迪)因为遭遇枪杀而死亡,但由于宪法在制定之初就设计了应对方案,所以这些刺杀行为并没有给美国的政府运转带来过于严重的影响。
来源: 精雕细课▲第16任总统林肯、第35任总统肯尼迪均在任内遇刺
回顾这场制宪的过程,会发现,美国宪法并不是在一两个人的主导下产生的,而是55位参与会议的建国者运用各自智慧,为自己所代表的州争取更多利益而进行耐心劝说、激烈辩论甚至争吵,历时4个月,最终达成的一个理性的政治妥协。
在21世纪的今天,美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但这部经历了两百多年风雨洗礼的美国宪法,会继续伴随美国人的政治与生活,持续发挥着“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
《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美国的宪法是一部活着的宪法,它从诞生以后就开始实际地影响着美国人的生活,宪法的有效性维护了宪法在美国人心中的神圣地位,而美国人对宪法的尊敬又反过来加强了宪法的权威。
——王希,本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