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育儿宝典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

8岁男孩创作500多个设计: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保护孩子这种能力

2019-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羽木舒

香蕉只是用作食用?

不,香蕉碰上有创意的孩子,其用处多得我们意想不到。

一个小孩在动车上,为了解放双手观看手机视频,用两根香蕉做成手机支撑架,真是脑洞大开,不禁感叹孩子的世界真是太富有创造力。

还有把香蕉切割后做成一条小蛇。

加上小夹子,做成一把水枪。

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总能用新鲜的视角看待事物,打破常识的限定。

他们能通过一个小脑袋带上一双小手,就能把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变出不同的花样。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创造力解放出来。

创造力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

拥有创造力的孩子更容易跟上时代的发展,赢得更多机会。

01

创造力是赢得机会的一把利剑

央视有一档节目备受关注。

小嘉宾赵一舟在节目上,向观众展示一套独立设计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这套系统源于他日常对小狗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后,不断思考探索而创作出来。

它可以准确读取宠物狗的表情,判断它们的各种情绪。

主持人撒贝宁见状不禁惊呼:取代我们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下一代!

现今只有8岁的赵一舟,已经成为编程猫年度创作者之一。

他自幼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打破常规,把创造力作用于编程中,才得以在小小年纪就创作出500多个不同的作品,跃身成为编程猫重要一员。

正是他的勤于思考,勇于创造,才让他获得了站上了更高舞台的机会。

马云曾说过:“未来三十年,具有创新力和思考力这两种特质的人,我一定会重用!”

孩子的创造力是巨大的,小脑袋里藏着大智慧。

遇见问题没有墨守成规,反而有独到的见解。

正是这一股创新力,为他们赢得机会走向成功的基石。

02

创造力是梦想开花结果的助推器

日本综艺节目《超级变变变》,其中一期有一个小孩一直梦想能在斯皮尔伯格导演手下工作。

为了赢得丰厚的奖金去实现梦想,小孩平日里不断深究独角仙和锹甲虫打斗的肌体动作,另外利用铁皮、纸壳、贴纸等道具,有创意又逼真演绎《独角仙对战锹甲虫》节目。

小孩最终凭借自己有新意的创作演绎,如愿地赢得了比赛,赚足了资金去美国,每天跑去斯皮尔伯格导演处推荐自己,实现了梦想。

美国女孩凯泽尔在4岁时,已经签约于大牌童装设计师旗下,实现了成为设计师的梦想。

她所创作的材料全是来源于卷筒纸,卡纸,胶带纸等非常规面料,但凭着个人天赋及创意,创作了各种奇趣的衣服,惊艳了时尚圈。

小女孩用自己的想法打破传统的观念,进行大胆尝试,创作出新奇的作品,才得以小小年纪就快速提升、实现梦想。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托伦斯提出:创造力与成就有正比的关系。

孩子拥有创造力,把创新思维运用于实践中,将会迸发出各种意想不到的成果。

同时也助推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到达梦想彼岸的成就。

03

孩子创造力的发展,需要父母保驾护航

创新与创造力专家Ken Robinson曾经在TED大会论坛说过:每个孩子身上都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才能,却被成人无情地磨灭了。

创造力在教育中的地位应同读写能力一样重要,理应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

发展孩子创造力,父母可以这样做:

1、常向孩子发问,点燃思考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赫伯特·布朗,回答记者怎样能创造出伟大成果时,表示主要是在他年幼时,家人总是问他同一个问题。

「今天与昨天有什么不同?

为了让答案不雷同,他便每日积极思考。这样一来,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促就他今天的成果。

卢梭说过: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只是收集知识,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么孩子就只如同“移动书架”一样。

因此,好的教育理念,更应该是思考第一位,而知识储备则是思考的左臂右膀。

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善于用疑问的沟通方式,激发孩子思考力。孩子才能因思考而聪慧,因聪慧而更会思考。

2、保护孩子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接待过一位学生的母亲,这位母亲痛诉孩子把一块金表当玩具拆坏而暴打孩子一顿。

陶行知则幽默地跟母亲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

他向母亲说明孩子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

提出让母亲带上孩子一同去修表铺那里,认识修表的过程,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提问则是孩子求知欲发达的标志。

父母对于孩子提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并不只是给出标准的答案,而更应该善待孩子提出的问题,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因为好奇心才是孩子学习的源动力,也是激励孩子深入研究的源泉。

3、支持孩子各种“折腾”

近日广州一名7岁男孩利用日常的一些物品做实验的视频备受关注。

视频里孩子用密封袋加铅笔做“滴水不漏”实验;用瓶子装半瓶水做“喷泉”实验,甚至用鸡蛋和纸筒做成刷鸡蛋的游戏。

对于孩子各种捣鼓的尝试,妈妈表示很支持。哪怕因为做实验而总洒地上一滩水,鸡蛋液溅落一地。

看似孩子没事在瞎折腾,然而孩子却从中找到了兴趣所在。

这些贴近生活的小实验带动了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有探求真理的动力,从而有追求梦想的信心。

爱因斯坦说: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一个美国妈妈曾经状告幼儿园获得胜诉,原因是老师教字母“O”前,孩子把这个字母想象成苹果、太阳等。

然而自那以后,孩子只会认为是字母“O”。

一个圆圈在孩子脑袋里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千万个不相同的幻想成果。

当孩子被剪掉幻想的翅膀时,便会失去充满乐趣的创造性的天堂。

找到了孩子创造力平庸根源!每个父母都值得深思。

孩子的创造力就像一颗幼小的树苗,父母的用心呵护,如同土壤对树苗发展一样至关重要。

—END—

PS:亲爱的读者们,欢迎加入读者群,在这个群里:会定期邀请教育学心理学大咖为大家分享优质教育理念,期待您的加入。

入群方式:+微信woshihuairen__wow,回复暗号:入群。

—作者简介—

羽木舒亲子育儿,拥有数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医生、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专为0-12岁宝妈们打造育儿宝典,期待您的关注(id:babyymsyr)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