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减肥,真的靠谱
在吃这件事上,减肥者和追求健康的人可谓是煞费苦心。大家都想找到一个简单、有效的饮食方案。其中有一种,最容易操作,无需考虑食物种类和计算热量,也没有任何限制,只需调整进食时间即可。
它,就是断食。
现在已经演化出各种方法,5:2断食(一周进食5天,断食两天)、16:8断食(每天进食时间只有8小时,断食16小时)、隔日断食(吃一天断一天)、昼夜12小时断食……
各种方法都不乏实践者,所谓的受益者都声称效果很好。但有一个问题,断食的好处,到底是进食方法本身的功劳呢,还是 “饿出来”的效果?如果是饿,那么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不可持续。
好消息是,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证实:将每天三餐的进食时间限制在6个小时内,下午3点后就禁食,在不减食量的状况下,可以带来胰岛素敏感性上升、降低血压,限制食欲等多重改善,而且这些效果不是饿出来的。
科学家认为,人体有特定的生物节律,跟随昼夜节律来进食可以从多方面改善健康状况。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中医还总结出子午流注的理论,即十二时辰分别对应十二经络的活跃期。
其中的午即午时,十一点到一点这个时间段。古时的养生家就有“过午不食”的生活方式,过了午时不再食。
既然古人可以,现代人就也想模仿,但是大家没考虑一个天大的差别。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是六点,日落也是六点,午时之后五个小时,古人就准备休息、睡觉了。所以,古人过午不食完全没问题,自然界的动物基本也是这么个节律。
但是现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基本没有了,日落别说休息,很多人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如果只模仿进食方法,却不改变作息生活习惯,现代人强行过午不食,身体可能要出大事的,给自己找病。(窃以为,上述研究不靠谱)
更重要的是,现代人缺乏古人那种逍遥自得的心态,而是患得患失。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后还有一句,“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出自《庄子·让王》)
古人过午不食,是顺其自然的选择,他心里没有任何疙瘩、别扭、贪求;现代人过午不食,是违逆自然后的补救,他整个人都是扭曲、贪婪、纠结的。
食物质量,也比古人差了多少倍,非新鲜食品、化学添加剂、地沟油、转基因、农药、激素、抗生素等等。而且基本是吃,口乞,不是自食其力,食物不是自己动手得来的。而古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件不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古人生活不容易,为了谋生,所以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体经过长时间劳动,经络通畅、气血充盈,吃嘛嘛香,能吃能睡,顺应自然节律,所以身体健康,身强体壮。
王公贵族为啥身体不好,多病早逝,都是闲的,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身体荒废了。哪怕有御医、名厨伺候,自己生活习惯不好,不知节制,肯定不会健康。现代人的生活,比古代贵族的生活还优越,而且比他们还能折腾自己,能不发胖、闹出病来吗?
为什么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药品、保健品遍地都是,人反而不健康了?
因为大家都在增衣增食,增长欲望,增长身体的负担。一直都在做加法,最后身体不堪重负垮掉了。
而古往今来健康长寿的人,普遍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不奢侈,惜衣惜食。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奢侈的人,福就不会漏掉。
第二,知足。
《道德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药王孙思邈说,“人饱撑一顿,损三日之寿命”。
不贪图口腹之欲,少油少盐少肉,知足知止,身体的负担就小。
第三,能舍利他。
得道之人素衣,素食,过午不食,还把多出来的衣食分给他人。这不是为自己,不是被迫,而是发自内心的慈悲。
所以,减衣增福,减食增寿。一个人对待衣食的态度,就决定了他的福寿。
虽说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确实不必过得太简朴,但应也不至于铺张浪费。很多人前半辈子铺张浪费,肆意挥霍,别说“五十知天命”,三十而立的年纪就三高,周身毛病。
不用过午不食,就一条不胡吃海塞,富贵病肯定都会减少,福报就跟着增长。
现在我们基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有现成的。别说自己做饭,有些人连馆子都懒得下,直接外卖、网购解决问题,美其名曰为节约时间。但是这些节约的时间,还不是用在手机和网络上。
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生第一件大事,但我们越来越不愿意为了一顿最好的饭,为了身体的需要,去花时间,去花心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是吃山珍海味,也会很快腻烦。
现在很多人抱怨身体差、抱怨减肥难,各种方法找了遍。其实一切问题都要回到“我”的身上,才能找到答案。“我”究竟有没有顺其自然地生活?
关键不是断食,不是过午不食。做什么好事情,都不如拥有一颗清静心。你要先知足,先让自己身心清静,那富贵就来了,健康就来了。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节衣缩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早已不是无奈之举了,而是身体健康的需要,是养生养心的需要。
抱着一颗清静心去节衣缩食,减肥就很简单,健康也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