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国学堂文章——专题

听,李白千年的吟唱 ——雪庐老人传承之唐诗吟诵法——《早发白帝城

2018-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荷荷花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吟诵规则

这首诗是七绝平起首句入韵式。

七绝:是说这首诗是七言绝句。一句话七个字的诗叫七言,诗文共四句话又合乎韵律规范的叫绝句。

平起:看第一句的第二个字,这首诗的第二个字“辞”是平声字,所以是平起。平起,吟诵时这个字不能往上扬(如果是仄起要上扬)

入韵:判断一首诗是否入韵,看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与二、四句同样是平声,押同样的韵,就是入韵。这首词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间”,平声字,因此此诗是首句入韵式。

平仄声调谱中有黑点和三角形。三角形落在平声字上,必须拉长声音。黑点一定落在仄声字上,代表短停,不能拉长声音。押韵的部分,吟诵时可以用切音来表现,再慢慢去收音。

诗境赏析

这是很轻快的一首诗。诗仙李白的欢快心情跃然其间,整首诗透着诗人的快意逍遥。

晨光照耀,云彩绚丽,空水氤氲。诗仙告别恍如仙境的山城白帝,乘舟东下,一天就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回程中,舟行两岸,岸上高猿长啸。三峡雄奇,峡峡相连,谷谷猿啼。船从西往东、上游往下游、由高处到低处,一座座山不断被闪在身后。

“轻舟”,一个“轻”字,尽显李白的轻松、欢快之意。

李白为何这么开心呢?

这就得回到这首诗的背景中来。这是李白因永王璘事件流放到夜郎的路程中,忽闻赦书,旋即乘舟东返时写下的名篇。

同样是这段路,与李白来时的心境完全不一样。

758年,因为牵涉到永王案中,李白被流放夜郎,沿长江逆流而上,路途艰险,心情愤懑,走了几个月还没到目的地。

李白有一首五言律诗《上三峡》,很能说明他当时的心情: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三峡指长江之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西陵峡中有黄牛山,下有黄牛滩。此处江流迂回,舟行昼夜后仍见此石。民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759年,朝廷大赦。李白收到赦书,立即东返。

当初流放时过三峡,步步艰难,青丝白头。如今,同一位诗人,同一处景致,却气象迥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尽显诗人的逍遥快意!

学习,如果能专注,学出快乐、学出法喜,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也会有这种一日千里的快意!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跟着林老师一起来吟诵《早发白帝城》,来体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