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伯乐桃源清...江雪读书社雪堂书屋

《论语》我思:《学而篇》02孝弟也者

2021-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苦涩的答案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我思:

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被称为“七十二贤”。《论语》中,除孔子外,好像就曾参和有若称“子”。在此之前,我的印象中都没有“有若”这号人(之前都白读了),不知道其有何能耐被尊称为“子”。

回到“有子”的这句话,主要是强调孝悌是仁德的基础。

01孝悌为本,仁道之基

“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文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的“本”就是孝悌,而“道”就是仁道。

完美的孝悌是什么样的?司马太公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完美的孝悌化身——舜。

《史记》中的《五帝本纪》记载了舜帝的家庭:“舜父瞽叟顽,母嚚(yín),弟象傲,皆欲杀舜。”大意是舜的父亲眼瞎(心更瞎)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名字叫象)傲慢,都想杀掉舜。而就是在这样“惨绝人寰”的家庭条件中,年轻的舜却能做到“顺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

舜的仁德,经过尧帝的考验,成为首领。成帝后,舜不仅不计前嫌,还依然践行着孝悌之道,探望父母,还把弟弟象封做诸侯。用原文讲就是“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

这在很多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怀疑是不是口口相传后的神化,又或者是太史公的文学美化。无法考证之余,也只能感叹,这就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吧。我们的孝悌之心不坚,成圣的准入门槛都没达到,也就不可能遇到像尧帝这样的岳父,把娥皇和女英一起下嫁作为考验了。

当然,孝悌并不等同于仁。一个孝悌的人不一定就是仁者,而一个仁者必定是一个孝悌的人。如果一个人孝悌就代表了他已经开始部分地践行仁道了,还要经多番历练才能成为仁者。

《三字经》中有一句“融四岁,能让梨”,讲得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堪称孝悌的典范。但孔融最后有没有成为仁者?又或者圣人呢?肯定算不上。起码梁启超认为的“两个半圣人”中并无孔融,而是孔子、王阳明和半个曾国藩。

02忠孝两难全,怎么选?

古有八德,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和悌居前二。“有子”的这句话其实已经涉及到其中孝、悌、忠三德了。

而有一项中国封建道德礼仪制度,就很能代表孝在这八德中的地位。

这项制度就是“丁忧”。

“丁忧”指的是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在这段时间内,需在父母坟前搭个简陋小屋,每日祭拜,不许娱乐,甚至不能行房事。

如果一位官员不遵守丁忧制度,那可能不是官还有没有得做的事情,可能自此就受万人唾弃,声名扫地了。但凡事总有例外,这就是“夺情”。所谓“夺情”,是指皇帝以工作需要为由要求大臣尽忠,挽留大臣不要回籍守孝。说白了就是忠孝不能两全时,以尽忠夺尽孝之情,优先尽忠。

但“夺情”还是会引来非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首辅张居正的“夺情”,甚至带来了一场政治风波。

1577年,万历皇帝即位第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了。本来,张居正按照规矩回家丁忧就是了,但他以皇帝“夺情”为由,破坏了这个规矩。虽然万历皇帝和张居正加演了一段“三请辞三夺情”的戏码,却并不能让当时的官员满意,就此引起一场政治风波。

很多官员先是到张居正家,请愿劝说他不要坏了老祖宗的规矩,张居正表示“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官员又向万历参奏张居正,结果这些参奏的官员全都被万历严惩,廷杖、下狱、流放,不一而足。

姑且不论“夺情”是皇帝主观意愿还是张居正贪恋权势,也不去论这些反对的官员当中有多少是真的出于维护“丁忧”的动机,有多少存着抓住大好时机扳倒张居正的心理,单就这次的风波,就可以看出“孝”在古代的地位。更重要的一点是,当万历皇帝开始清算张居正时,“夺情丁忧”也成为张居正的罪名之一。

个人认为,忠孝两难全,和平时代选择孝,困难时期选择忠,似乎更符合仁道。这点感想,还是要感谢于从小到大接受的红色教育。

03孝悌教育应该注重相互

现在二孩政策已经实行了几年,三孩政策已经放开。很多原先的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中都有了两个小孩,我家就是二孩家庭。但随之而来的是两个孩子争抢东西如何处理的问题?

很多时候,新一代父母会按照“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的逻辑来处理此类问题。但这种处理方式既没有照顾到孩子的感受,也违背了孝悌的本义。

一般情况下,发生争抢的两个孩子年纪都不会太大,有些甚至只相差个一两岁。你眼里的老大其实也还是一个孩子。如果每次都是训老大,哄老幺,那久而久之老大会失去安全感,而老幺则会愈加骄纵。

如果严格按照“悌”的概念,出现争抢的时候,父母似乎更应该教育老幺把东西让给老大,以做到“悌”。“悌”的意思是善事兄长,可没有说善事弟妹。但这么做又不符合“爱幼”的要求。

那到底应该怎么办?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开始时还会规劝,但现在已经随便他们打了。我想给两个孩子均等的爱,可惜深感无力处理,那就让他们自己解决。

当然,我也想了个办法,只是正确与否毫无把握,反倒担心会起反效果。按照“争抢就什么都没有”的原则,抢什么我就藏什么,单方面灌输“争抢的结果就是谁都得不到”的思想。个人认为这个方式有点偏激,不敢多加尝试。

所以,我只能试着去书中找方法。

《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出自《左传》,讲的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争夺国君君权名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让我们试着对故事中各个人物进行评价。

母亲武姜:一位失败且愚蠢的母亲。莫名其妙的偏爱不仅没有在兄弟二人间居中调停,反而亲自下场加剧了兄弟的决裂,顺便搭上了自己。最后的结果与郑庄公在“黄泉之下”其乐融融,但到底有多少真心就不得而知了。就心灵上来说,八成就是一个孤苦老人结局。

郑庄公:现代人看来可能会更认同,“欲让人灭亡,先使其疯狂”理念的先驱,不愧是玩政治的。但在古代人看来,他失教于弟,负面评价更多。反倒是规劝的颍考叔,获得了“纯孝”的评价。

共叔段:没啥好评价的,动机不纯、心机不够、结果悲催,不值得同情的失败者。

读史明智,我感觉这则故事最大的收获是“孝悌是相互”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味地让一方谦让,另一方多半可能爆发。现实中大概率不会出现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忍受了几十年的“让梨”生活,最后还能与自己和解,真的是要成圣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