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葛婉仪谈写作

独木舟葛婉仪: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HideCity
正是苏轼一词万人如海一身藏

独木舟曾说过那么一句话,让人总念念不忘。那就是“文学是我的宗教,是我愿意花几十年去做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认定这一点。”

知乎上同样有人这样评价她“孤独又温柔。她的书总给人传递一种力量,总让人觉得生活是一种很无奈很辛苦的事,人是生而孤独的,但是即使这样,也要好好生活。”

01/不快乐的小镇青年

如果把作家分为两种:
一种是书香之家,从小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去接受文学熏陶,顺其自然成才。另一种是毫无根基,独自摸索,自学成才。
很显然独木舟,属于后者。

一个人也要很好哦

独木舟出生在湖南常德的一个小镇,她回忆自己的过去说,整个童年青春期都很不快乐。

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她就喜欢上了看书。

17岁那年,身为一名高中生的独木舟,因写得一篇文章,发表在了当时在全国都颇有影响的湖南本土杂志上,自此走上写作之路。那时,课业繁重,学校管得严,老师不让写,她便趴在成摞的教科书背后,偷偷写。写着写着,就有了专栏、出了多部长篇小说、游记散文及短篇小说合集,成为了和辛夷坞、唐七公子等齐名的青春文艺畅销书作家。

但是,在文学上早早崭露头角,并没有让她在学校好过一些。

对于未来没有恐慌,真的

因为单亲家庭的缘故,小时候的生活十分漂泊,妈妈出去工作,她就被“寄存”在亲戚家,关系近的不近的都有。她回忆那段经历说,“无论在哪里用东西,都是趁着没人用的时候再用。趁没人的时候,见缝插针地把厕所上了、把澡洗了。你永远知道不要给别人家添麻烦,因为在那个家中,你是唯一那个多余的。”

童年的早慧影响了独木舟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她敏感、倔强、有点小自卑却又不服输,和她书中的女主角如出一辙。

她在小说中用柔软的笔触写道:
记忆中那时候的天空总灰蒙蒙的,惨淡的青春期好像没有尽头。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却总是以一些玩笑的方式来掩饰这种缺失,她装作对一切都不在意的样子。
她既尖刻、又骄傲,既敏感,又倔犟。她脆弱,却害怕一旦露出真相,会吓跑关心及在乎她的人。
……
她的成长经历当中没有父亲这个概念,即使之后唯一一次见到父亲,是因为他被误诊为癌症。

而以上这些赋予女主角的,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独木舟身上的事情,但真实的人生与文学形象不同的是,故事的主角程落熏,无论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总会有许至君替她收拾烂摊子,而生活的独木舟没有。

听说生活坏到一定程度会好起来

她敏感而叛逆,学习成绩不好,那时的她成了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

她在《万人如海一身藏》里还记录着,高中班主任劝她退学时对妈妈说的话

“你带她回去吧,她毕不了业的呀……”
“她以后啊,只会走歪门邪道。”

面对着一切赤裸裸地否定,她也不辩解什么,17岁的她早早地懂得:
一个不优秀的孩子,是没有话语权的。

02/不说话顽强生长

她一边继续写作,一边用沉默,忍耐去面对一次次刁难和不理解。

熬过了高中,2009年,大学即将毕业,大家都在忙着实习,忙着找工作。

而她还是那个人群中的异类,不去找工作,也不去计划未来。

那时她住在一个小出租屋里,把一天当成两天用,白天实习,晚上就写小说,每天写到凌晨,那时出租屋比较破,有时甚至有老鼠爬到床上来。

那时谁也不知道,这本小说会怎么样,她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好在天道酬勤,她不动声色地生长着,时光也没有亏待她。刚毕业,第一部长篇小说一出,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受此鼓励,她毕业后拒绝了实习转正工作的机会,出去旅游,然后做起了自由职业者。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天好像亮了一点,未来的路好像清晰了一点。

她终于不再是那个和世界格格不入的女孩,有喜欢的职业,爱好,不错的收入,一批爱她的读者和朋友,生活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一切顺利的时候,暗涌席卷而来。生活又给她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03/一个人去治病

2015年的初秋,北京还是那样人潮涌动。

“我不是跟你开玩笑,你这个有很大可能性是癌。”
“如果确定是癌,我会死吗?”
“人都有一死,不过你这次不会啦。”

通话后,她没有像一般人接到噩耗那样惊慌失措,也没有哭天抢地地抱怨,而是不动声色地对抗生活给的刁难。

“既然不会死,那就喝杯咖啡吧。”
她喝完一杯咖啡,暗自做了决定。

知道消息后,瞒着家人,拒绝朋友看护,她写了简短的说明,暂停了准备了很久的全国签售会,接着就消失在大众面前。然后就是一个人住院、一个人接受漫长的治疗,一个人手术。一个人等待做手术。

手术的前一晚,她跑到离家最近的屈臣氏买纸巾、暖宝宝、住院要穿的拖鞋和脸盆。在路上的时候却被人拦下来——“办健身卡,想了解一下吗?”

这个细节让她想起了严歌苓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一个人的母亲去世了,她坐火车回去奔丧,在途中,对面的人打开一个瓶子,拿出肉骨头来啃。

她心想“我没有妈妈了,可是这个人还在吃肉骨头。”

独木舟霎时间和这个人产生了共情“我就要动手术了,可这个人什么都不知道,他还在向我推销他的健身卡”。

从那一刻,她开始明白自我的命运、感伤是不足以为外人道的,因为对于这个喧嚣的世界来说,个体的悲欢生死终究是归于尘埃。

若是避无可避

在《万人如海一身藏》里,她分享了生病的一些故事。
生病期间,她一共请了三次假。
第一次是回家,给家里的植物都浇了水;
第二次是去电影院,看了场心心念念的老电影;
第三次是去见了久违的老朋友。

没有疾病缠身的无力和颓废,她还是那样细腻善良、鲜活有生命力、一如从前地热爱生活。

2015年的深冬,她接受了第一次手术,一切顺利。医生说前5年要定期复查,过了这5年就安全了。

她在心里写到,“我与深渊相逢,而我活了下来。”
然后,出院,拥抱久违的自由。

而然,命运又再一次挑衅她,半年后,疑似淋巴转移。
2016年,她又进行了第二次的手术。
所有的流程,所有的痛苦,又再重新经历一遍。
她又挺过来了。

一切都会过去的

04/写作路上的朝圣者

独木舟对那时的场景一直记着很清楚,一个人,抱着自己的恐龙玩偶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关于这两次手术的经历,独木舟几乎是一笔带过,自己写了厚厚地日记,但不想公开,“其实经历了以后,其实发现并没什么话说。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要表达的话,可能会把它放在我以后的创作之中。”

独木舟说,最初写作的时候,特别迷恋那种喃喃自语的情绪和修辞的狂欢,但现在越发明白节制的重要性,“美好,但空洞没有内容的东西是不长久的”。因此,她喜欢严歌苓、喜欢刘震云、喜欢毛姆……喜爱这些尖刻却不缺乏幽默感的作家前辈,也愿意同他们一样,把写作当做宗教,继续地在这条路上朝圣下去

人真是一种特殊的生物,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人强大起来可以有多强大。
一个人足以活成一支队伍,抵御世界的千军万马。

正如她在《万人如海一身藏》里写得非常有力量的一段话:
这一夜后,伤口会愈合,新的血液将重塑我。
等我好了以后,我还是会去买口红和漂亮的衣服,我还会去看世界。
从第一次检查到第二次出院,自始至终,我没流过一次泪。
我知道,不能哭,一哭就会泄气。
安慰你的人越多,你站起来的速度就越慢。

05/喜爱植物认真生活

独木舟很喜欢植物。
她也说自己像植物,寂静生长,静默花开。

每一只雀儿都得有个巢

世界给她东西她就接住,世界不给她的东西她就扛着。

回顾她的成长经历,用一句“自己长大的孩子”,来形容她在贴切不过。

没有人指导,一个人摸索写作,自学成才;没有人陪伴,一个人生病手术,自我治愈;没有优渥的家庭条件,她用阅读丰富内心,用旅行拓宽世界,让自己蜕变得丰盈强大。

生活不易,但她从不叫苦,笑着熬过去,这是她无师自通的本事;独立不易,但她从不依附,不动声色地坚强,这是她最美的底色。

独木舟葛婉仪: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当独木舟穿着碎花裙,笑着温柔而坦诚地讲述着这段经历,好像说着别人的故事。
她笑得样子真的很好看。

柔软,是坚强生出来的茧

一个人坚强久了,就会柔软到无坚不摧。
也许,我们不会像独木舟这样那么密集地经历生活的刁难。

但每个人都会经历生病、外界的不理解,重重的压力,不期而至的变故。我们都会和生活闹别扭,会和生活撕打,质问抱怨命运的不公,更多的时候我们还会单方面地被生活暴击,跌倒在地,不知所措,毫无还手之力。

但,面对这一切,趴在原地,抱怨,沮丧,愤怒,都没有用。
唯有自我治愈,自我驱动,不依靠他人,坚强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生活的深渊里劫后余生。

独木舟葛婉仪: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end/我只希望成为一棵树

亦舒曾说,生活得好,就是最佳报复。
是啊,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面对人生之不如意,生活的疾风骤雨。活得好才是最有力度的反击。

原生家庭欠她的爱,她在成长中学会爱自己;别人不理解她的好,她不解释;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生活也会欺软怕硬,她熬过苦涩的今天,生活还给她不一样的明天。

如今,独木舟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

不被外在的评价所裹挟,写自己风格的文字;不被城市的节奏所打乱,在北京依旧慢慢过自己的生活;不被环境和时间所限制,说走就走,在世界中寻找感动;有能力照顾自己,有能力照顾妈妈,有余力带给读者力量……

最后的最后,也许我们都如同三毛在书里写的那般,“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