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孩子爱看的绘本|了解人体的运作方式
人为什么可以笔直站立而不是四条腿走路?
我为什么要睡觉?
为什么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样?
我在肚子里的时候你知道我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吗?
……
这些问题你家里的“小神兽”问过吗?你是如何回答的呢?
为了应对来自“小神兽”的“十万个为什么”,我去搜寻了关于人体解释的科普绘本,最终入手了《人体内》和《人体外》这一套。

《人体内》一书书如其名,主要讲了人体内部的相关运作系统,比如:脑可以维持人体的平衡;我们能够直立行走,需要感谢我们的骨骼和肌肉;身体里的血液如同小河,为我们输送氧气和养分。
这本书按照人体内的高效工程、长期工程、河流、人体的直立姿态四个板块,讲了15个主题的内容,书中还用趣味折页辅助孩子认识身体。
人为什么可以直立行走?
直立是姿态,行走则代表着运动能力。——这两点要分开来说。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作为脊椎动物,有着起到支撑作用的内骨骼;在骨骼外面是作用于骨骼的肌肉组织,它让我们可以四处走动。
而小脑则主管人体的运动、协调性和身体姿势。它带来的平衡感使得我们可以保持直立姿态,并且通过脑部指令来行动。

首先是骨骼,你知道吗?
出生时我们有三百多块骨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骨骼会逐渐融为一体,等到成年时通常有206块骨头。
7岁以前的小朋友通常每年身高都会长6~10cm。但是如果不注意坐立和走路的姿势,骨骼可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形。
骨骼的作用除了让我们保持直立,有的还是为了保护我们脆弱的器官。
而肌肉就在骨骼和皮肤之间,人体有600多块肌肉,他通过肌腱与我们的骨骼相连,能够支撑我们进行各种活动。

人体的体温,为什么会变化?
我们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一般不超过37℃。
与人相反,蜥蜴属于变温动物。他们会在清晨晒太阳,因为它们需要在早上升高体温才能进行补食;等到体温足够高的时候,他们就必须躲起来防止过热,所以正午时它一般躲在石头底下。

当天气炎热或者运动后,我们会流汗,体温也会相应升高。但有时我们没有做运动,体温却也超过了正常范围。这个时候就是人体发烧了。
但只要体温不过高,发烧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因为导致我们生病的微生物,在高温时活性会被减弱。
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让小朋友们了解:住在热带的居民普遍又高又瘦,因为这样的体型不会保存太多热量;而越靠近南北极附近的居民越容易胖,因为脂肪越多,才可以更好地储存热量。
除此之外,书中还描写了人为什么会生气、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血液的构成和作用等等。越了解自己,才能越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