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文艺荟萃五千年中华史

《<资治通鉴>研读》260:汉纪(四十三)

2025-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黄河歌者


《<资治通鉴>研读》260:          汉纪(四十三)

李固

夏四月己亥日,京师洛阳发生地震。五月庚子日,汉顺帝诏令群臣公卿各自举荐一名能直言灾异的士人,并再荐举一名敦厚朴实士人。

左雄又上书说:“先帝封王圣为野王君,汉阳郡发生地震;现在陛下封阿姆为山阳君,京师就发生地震。朝政一旦被妇人掌握,灾异恐怕会更重。臣此前反复劝谏,分封之事事关重大,帝王可以用财货赏赐,却不能授予爵位,应该撤销对阿姆的封赏,以便消除灾异。现在,梁冀已经辞让,山阳君也应像他那样。”

左雄言辞恳切,宋娥也因感觉害怕推辞,但汉顺帝仍然不想放弃,最后还是加封了宋娥。

这时,大司农刘据因为工作受到责备,被征召到尚书府问罪,宫中侍卫对他大声喝斥,并且用鞭子驱赶催促。

左雄上书说:“九卿的位置仅次于三公,他们位列朝廷大臣,行走时有佩玉的志节,外出时有痒序的礼仪。孝明皇帝开始对大臣有鞭打的惩罚,这并不符合古代礼制。”

汉顺帝听从后改变,随后九卿没有再受到鞭打的。

戊午日,司空王龚被免职。

六月辛未日,汉顺帝封太常、鲁国人孔扶为司空。

丁丑日,洛阳宣德亭发生地裂,长八十五丈,汉顺帝召见公卿举荐的敦厚朴实之士,让他们当廷对策,特别询问当世的敝端,以及施政应当做的事情。

李固答对说:“以前孝安皇帝弄乱旧典,对阿姆封赏爵位,造成祸乱,改乱了继嗣,致使陛下作为嫡嗣遭受贬黜,以至狼狈不堪。最终陛下龙兴继位,历经坎坷,天下人都在仰望,希望能看到陛下弃旧图新,清除前朝弊政,再造中兴,陛下确实应当谋划善政。士人们纷纷议论说:“朝廷的施政和前朝又是多么相似啊!”臣身份微贱,为此忧虑悲伤不止。汉朝建国已经三百多年了,历朝都有圣贤,前后十八位皇帝,哪一代皇帝不是受阿姆母乳养大的?怎么能封爵让阿姆尊贵呢?对上畏惧天威,对下考查经典,这样做在大义上不相符合,陛下不该这样做。宋阿姆对陛下有抚养之恩应该赏赐,陛下的赏赐足以酬劳阿姆的辛苦了,至于裂土封国,则违背了旧的典章。臣听说,阿姆秉性仁厚,肯定会谦让推辞,陛下应该恩准,让阿姆享受万安之福。妃嫔的家族很少有保全的,这难道是因人的天性导致的吗?他们只贪图爵位尊显,专擅总揽权柄,恶贯满盈都不知道自我减损,所以才最后覆灭。先帝宠幸外戚阎氏,授予的位号太过迅速,他们很快就遭受灾祸。《老子》说:‘其进锐,其退速也。’现在的梁氏作为皇后,梁商享受不臣之礼,爵位尊贵,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其他梁氏子弟们也都享受荣耀爵位,永平、建初年间也没有这样去做。应当诏令步兵校尉梁冀和任职的各侍中,让他们退出黄门官职,让权力离开梁氏外戚,政权回归陛下手中,难道不是两全齐美的事情吗!”

“另外,诏书之所以禁止侍中、尚书、朝中大臣们的子弟考察孝廉,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有权柄,非常容易请托办事。中常侍处在陛下身边左右,他们的声势振动天下,他们的子弟享受爵禄官位,根本没有什么限制。虽然对外假称保持谦逊缄默,不干预州郡中的事务,但那些奸谄诈伪之徒,一直望风举荐,现在要严加禁止,以便和朝中大臣完全一样。当年馆陶公主为儿子谋求郎官,孝明皇帝不答应,只赏赐一千万钱。之所以看轻赏赐,看重爵位,是因为官府一旦用人不当,就会危害百姓。臣私下里听说长水司马武宣、开阳城门候羊迪等人,他们都没有任何功德,一开始就被封为实职。这虽然是小的过失,却会逐步破坏旧的典章制度。先圣的法度应当坚守,政教一旦崩溃,用一百年时间也不能修复。《诗经》中说:‘帝王不遵守法令,下面的百姓会遭受祸秧。’这是讽刺周厉王擅自更改祖宗成法,使百姓深受其害的。现在陛下身边有尚书,就像上天有北斗一样。北斗是上天的喉舌,尚书也是陛下的喉舌。北斗斟酌元气,运行四季;尚书秉承王命,负责中枢,拟定诏书颁布四方,他们位尊权重。如果尚书不能出于公心,会给朝廷带来灾难。尚书作为陛下的辅佐,一定要慎重选择。现在,和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在外朝是公卿和尚书,在内朝则是常侍和黄门,就像是一门之内管理一家之事。朝廷安宁,天下人能共享福庆;朝廷危险,天下人则要共担祸殃。州部刺史和郡府中的两千石官员,他们都是重要的地方官,负责执行朝廷法令,治理百姓。就像是日晷一样,一旦杆子倾斜,影子也会倾斜;上头的水源清澈,下游的水才会干净;大树摇动,枝叶就会晃动。由此来看,朝廷发出的号令,怎么允许存在错误呢?这是朝廷纲纪所系,更是当今施政要务。君主治理国政,就像水对于堤防。堤防完整,即使遭受雨水浸泡,也无法改变;政教一旦确立,即使遭遇凶年,也不值得担忧。如果堤防有了穿漏,即使万夫同力,也无法再行挽救;政教一旦崩坏,即使贤良智者奔驰前往,也无法恢复。现在堤防虽然坚固,却逐步有了孔穴。这就像是一个人的身体,朝廷是心腹,州、郡只是四肢,心腹疼痛就会四肢无法动弹。所以臣的担忧,在于心腹之病,不是四肢之患。如果想让堤防坚固,致力于政教,必定先安定心腹,整理本朝,即使有些贼寇、水旱的变异,也不值得介意;如果堤防败坏疏漏,心腹患有疾病,即使没有水旱灾害,天下的稳固也会值得担忧。还要罢黜部分宦官,削减宦官的权力,宫中只需安排常侍二人,常侍要行为端正,秉持德行,在陛下身边服侍;再安排小黄门五人,这些宦官要有才智,举止文雅,负责在大殿中服侍。这样一来,那些妄议朝政的就会无话可讲,朝廷的太平气象就会再次显现了!”

马融

扶风人、功曹马融答对说:“现在的科条品制和四时禁令,都是用来承天顺民的,已经非常完备,无法再增加了,但天下仍然有不公平的事情,百姓仍然嗟叹抱怨,是因为他们多次听到恩泽之声,却没有看到实惠来到。古代使百姓富裕,并非是家家富足,只是能根据其财力情况,制定出相应制度。所以嫁娶礼仪俭约,就能使该结婚的及时婚配;丧制礼仪俭约,就能使去世的及时入土为安;不抢夺百姓的耕种时间,农夫就能安心生产了。百姓既牵挂妻子儿女,又顾虑家庭产业,舍弃这些而去为非作歹的人,肯定不会太多了!”

太史令、南阳人张衡答对说:“自从开始察举孝廉以来,到现在已经二百多年了,都是首先注重其孝行;有孝行有余力后,才开始学习文法。辛卯日的诏书,把能断章句、能写奏章作为条件;即使是至孝之人,仍然不符合条件,这是弃本取末的做法。曾子的长处在于孝道,但资质迟钝拙笨,论文学比不上言偃、卜商,论政事比不上冉有、仲由。现在想让一个人全都具备这些才能,即使外表有可观瞻之处,其内在必有缺失,这已经违背了察举孝廉的本意了。那些郡国守相,剖符守卫边境,作为国家大臣,一次竟然罢免废黜掉十多人,官吏百姓疲于送迎,新旧官吏交接时公私泛滥。有的官吏施政为民,却因小的过错被免职,这是抢夺百姓的父母官,让他们痛哭哀嚎。《周易》中说,不要走太远了才回头;《论语》中说,不要害怕改正过错。朋友交往还要包容其过错,何况对于承天理物,以天下为公的帝王呢!今年上半年以来,妖星出现在天上,震动地裂发生在地下,这是上天在明明白白告诫,确实让人寒心。明智者消除祸患于未萌生之时,现在已经显现了。如果能心存恐惧,就能转祸为福了。”

汉顺帝观看众人的答对,把李固列为第一,很多立即采纳使用,让乳母回到其弟弟家中,各常侍全都叩头谢罪,朝廷一时肃然。汉顺帝任命李固为议郎。但乳母和宦官痛恨李固的直言,于是派人写匿名信诬陷李固有罪,汉顺帝把这事交给内廷处理。

大司农、南郡人黄尚等人奏请梁商,仆射黄琼等人也积极为李固辩护,不久李固被释放出狱,出京担任洛县县令,但他辞职返回汉中。

马融博通经书典籍,所写的文章词句优美,在答对奏报后,也被封为议郎。张衡善写文章,通晓《六艺》。他虽才高于世,却没有一点骄傲自满的情绪。张衡善于机巧,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花费心思很多。他制造成浑天仪,著成《灵宪》。他平时喜欢清静,不喜欢巴结权贵,所担任的官职多少年都没有变动。

太尉庞参在三公中最为忠诚正直,多次受到汉顺帝身边左右的人诋毁。他们说庞参举荐的人员违背汉顺帝的意思,司隶校尉按照这个意思立案调查。

这时,正值国家举荐秀才和孝廉,庞参因为受到参奏,称病不参加会议。上计掾、广汉人段恭借机上书说:“臣看到道路的行人,不管农夫还是织妇,他们都说道:‘太尉庞参竭忠尽节,他只知道行正道,不肯曲意奉迎,孤身处于朝中奸邪群臣中间,使自己处于易受中伤的位置。’遭受谗佞伤害诋毁忠良贤正,这是天地间的大禁,也是对君主的最大告诫。当年白起被赐死后,关东各诸侯摆酒相互庆贺;季友返回国中,鲁国人举国欢庆。国家凭借贤良施行教化,君主因为有忠臣而平安。现在天下人都欢喜陛下有庞参这样的忠臣贤良,希望继续委他以重任,以安定社稷。”

书信奏报后,汉顺帝诏令派遣小黄门探望庞参的病情,派去太医送上羊和酒。后来,庞参的夫人憎恨庞参前妻的儿子,把其扔到井中杀害,洛阳县令祝良上奏庞参的罪责。

秋七月己未日,庞参最终因国家出现灾异被免职。

八月己巳日,汉顺帝封大鸿胪施延为太尉。

鲜卑人进犯马城,代郡太守率军迎击没有取胜。不久其至鞬去世,鲜卑人因此劫掠非常稀少了。

张衡

黄其军

      作于2025年5月27日(古历乙巳年五月初一)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资治通鉴>研读》259

《<资治通鉴>研读》258

《<资治通鉴>研读》257

《<资治通鉴>研读》256

《<资治通鉴>研读》25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