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

突破“围墙”爱上写作

2016-10-30  本文已影响32人  喜水

今天21天写作落下了帷幕,自己已经习惯了打卡的日子,现在不用打卡了反而有些不习惯了。这简直就像是“围城”一样,在其中想突破,突破了又想其中。


一、突破”围墙“爱上写作

昨天写的题目是《爱上写作等于爱上自己》,文章已经表达了自己在这21天写作过程当中的体会。在这21天里,自己经历了从白纸一张到纸上乱画再到纸上写字的“漫长过程”,因为自己不知道自己写作的状态什么时候能有改进,总是在忐忑与不安中度过构思和写作的过程。

真正有突破“围墙”爱上写作的感觉是在最近一个星期,不知道为何“不写作”反而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这种“突破”的感觉是随着文字数量的积累而得来的,只是自己的感性没有那么理智的将这种感受进行抽象和概括。

爱上写作原来只有一墙之隔!

二、“人”本身就是个“围城”

今天晚上的写作是在毕业典礼之后,想想突然间就不用再打卡了内心深处有些不适应。倏然地想起钱钟书先生写的《围城》,如今自己借用“围城”来表达参与“21天写作”前后天壤之别的想法。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自身可能都是一个“围城”,自己把自己围的牢牢的总想着挣脱,总觉得自由化的个性解放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当失去自我管控行为能力后,反而会虎视眈眈的看着原来的自己好像还挺美的。这这正应和了那句老话:“进来的想出去,在外面的想进来。”

三、”围墙“的“二元论”路径

”围墙“是人画地自限的一种方式。突破了一座墙看到了一座城堡,而突破了一座“围城”却好像什么也看不到了。

人的心理真是很有意思,由被动的养成习惯到主动接受习惯的养成再到不习惯失去习惯,反映出来的是人在突破自我设置的“围墙”的障碍中,不断的打破旧有的过往,形成自我设置的又一个“围城”。

“围墙”的形成和破解都是在人们面对和失去的语境中的自我预设,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二元论”路径的思维模式。

21天是一个在突破“围墙”并爱上写作的“二元论”路径模式,现在自己已经深深的领悟了它的魅力。愿更多的同道人加入,共同写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