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网校】奖励孩子和贿赂孩子有什么区别?

2017-03-31  本文已影响14人  margie2017

这里是优胜网校小编为整理的“奖励孩子和贿赂孩子有什么区别”。

距离期末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再怎么任孩子磨蹭、松散的家长都开始没法淡定了。

“抓紧好好复习,等期末考好了就奖励你”“如果你这次考了前三名,寒假就带你出去耍……”你是不是又开始用这些话来督促孩子复习了?

家长在激励孩子主动学习这件事上总是费劲了心思,定计划,给承诺,用礼物、用物质刺激孩子,但是效果却不一定好。甚至有家长提出疑问“奖励孩子和贿赂孩子有什么区别?”

奖励并不是贿赂

有些家长担心,奖励可能降低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然而在诸多研究之后,研究者发现:如果无论孩子表现如何都给奖励,奖励就会削弱孩子的兴趣;但如果奖励与表现好坏有关的话,会让孩子更加喜欢这个任务,因此奖励是可以提高孩子内在的兴趣的。

可是不少家长把“贿赂”当成了“奖励”来使用。就像下面这两个家庭的做法,同样是奖励,但效果却是天差地别。

第一个家庭

孩子目前在上幼儿园,但是因为她和老公工作都很忙,平时主要是爷爷奶奶在带。

老人平时带孩子会跟孩子说“把饭吃光光,奶奶就给你1块钱”,“好好上幼儿园,如果听话,奶奶给你买巧克力”,出去到别人家也会说“你消停一会,回家给你看两集动画片。”

宝妈之前也没注意,后来发现孩子总是喜欢跟大人讲条件,有时候犯起倔劲儿来,谁说都不听。

第二个家庭

她和老公每天晚上会跟孩子进行家庭讨论会。两口子先耐心的听孩子自己评价一下自己今天的表现,做了哪些好事情和高兴的事儿,哪里可能需要改进,然后再由他们夫妻两个人说说对孩子的表扬,希望孩子能做出调整的地方,还有对孩子的期待。

一般情况下都会给孩子奖励,奖励就是在纸板上贴上一张笑脸,笑脸多了可以去游乐园玩、看电影或者要求爸爸妈妈陪玩多少个小时之类的。

这位宝妈说孩子每天看到能粘贴笑脸的时候,都特别开心,家里一直用了这么长时间,孩子表现还是很好的,也没发现什么负面效果。

贿赂针对的是孩子的消极行为,而奖励却是用来鼓励孩子的正面行为。

到底能不能用金钱奖励孩子?

这是一个让许多家长疑惑的问题。虽然直接的物质奖励,最容易让孩子变得喜欢讨价还价,变得贪婪。

但只要区分年龄,金钱一样可以作为奖励。对于小学生而言,同样金额的奖杯比金钱更具备激励效果。对于初中、高中以上的孩子来说,金钱的效果可能更好,也能从侧面让孩子感到这钱确实来之不易,反而会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在物质激励之后,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理财观,比如,开个个人账户,养成记账的好习惯……

其实奖励的形式还有很多种:玩游戏的时间、一次旅行、带朋友来家里吃饭……其实都可以作为奖励的形式。

当然,这世上也没有一种工具完美无缺,没有一种方法一劳永逸。教育孩子,就是结合孩子的特点和自己家庭的特点,不断变通不断调整的过程。

奖惩孩子,离开父母的用心和关爱,就变成了“图省事”的借口,变成了冰冷的制度和工具。当用它对孩子顺势利导,启发孩子从自己的行动中寻找快乐和享受感,并且能让孩子逐渐树立内在的自信与兴趣的时候,奖励的作用也就完成了。

最后,期末考将近,快试着用这些方法,给孩子增加复习动力吧。

关心孩子成长点滴,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更多小初高免费同步课程及资讯欢迎关注优胜网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