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激情到陪伴的爱情,你懂吗

2020-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良玉粥

1.人的行为倾向受遗传和环境影响。对13000对双胞胎进行统计性分析发现,他们的智力相似性远远高于普通人。在其中,同卵双胞胎的遗传基因是最相似的。同卵双胞胎是指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形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环境也会影响人的人格,一方面恰当的环境会激发遗传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不恰当的环境会限制遗传的作用。而人的道德感、社会规范系统是后天形成的,受后天环境因素很大,如何让孩子个年社会接轨,如何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需要在后天的教养汇总慢慢形成

2.在幼儿早期,他们对行动的评价往往来源于父母的反馈。比如当把玩具放在错误的地方,父母告诉他这不好,而重新放在正确位置后,父母再告诉她这很好。到了一定程度,孩子们可以把这些反馈组装起来,形成所谓的“价值判断"。 这也是人形成所谓良心的关键时期。所以那个每次在孩子偷完东西回家受到父母的奖励最后成为真正的小偷,在反悔的时候咬断了母亲的耳朵。

3.早期的依恋关系塑造未来的安全感。依恋指个体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结,当养育者能够对孩子的需求进行及时的回应时才能让孩子形成较好的依恋关系。而回避型、矛盾型的依恋模式分别是因为个体在小的时候,养育者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和按自己的喜好时不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把一群小猴随机分配给同时能给予母乳的两只大猴抚养,但两只猴中一个为铁丝网母猴另一个为真正母猴,观察发现,在分离之后大部分小猴都会跑向那只真母猴寻求拥抱和抚摸,由此推翻了“碗柜理论”即所谓的有奶即是娘,而是提出了依恋和爱是对动物必需的东西。在这期间,个体会出现“分离焦虑”,所以人们在陌生情境会不自在。这是因为幼儿时期,婴儿想通过表现出又哭又闹、烦躁不安的方法把大人“叫回来”。不过这不是长久的,当孩子长大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和理解能力后就会把进化中的这种“生存武器”渐渐淡化。家庭环境、父母的婚姻质量对孩子的依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所以作为家长要多话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被关注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馈。

4.“魔幻思维”是人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这里是指孩子的前运算阶段。人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用游戏、模仿或魔幻的方式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比如他们会觉得这世界的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思维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要进行引导和启发,提高认知能力。

5.性别认同是一个从生理到社会层面的过程。比如泰国某些男生如果从小就被当做女生抚养,长大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女性化特征,夏威夷认为人类是“双魂人”,男孩灵魂出窍时是男生,反之是女生。在幼儿时期,人就形成了性别角色理论,但这些观念还不稳定,只是把性别和外表简单的联系起来。随着后来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不断提高,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不断增强,在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被影响,性别认同从而慢慢形成了。

6.同一性构建。理想、信念、价值观等这些元素经过一系列的整合形成一个“评价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包括简单的词汇,还包括“遇到挫折我要怎么办”这种关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有了这些之后,人才能从容应对更多的困难,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而同一性不稳定的人容易消极悲观,遇到事情采取回避态度。在这里,如果青少年不能形成自己的评价系统,就会延缓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比如父母的意见如果占据主导,用自己的意见代替孩子的意见,就会打断他们的自由探索过程。“同一性构建”就是一种整合能力,但在整合前,要形成多维度的标准才能从不同方面去认识自我。作为父母和老师,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度,鼓励孩子从不同的价值观角度思考问题,在开放的氛围中找到我是谁的答案。

6.职业选择是人社会性人格的完善。人的不同阶段对职业有不同的心理诉求,这种高速球和外部世界的调整和妥协也塑造者“自我意识”和“社会感”的逐渐成型。随着姜堰的增加,渐渐可以平衡好心理诉求和现实的关系,认识到职场结构的“金字塔形状”,想成更全面的自我评价。

7.从激情到陪伴是爱情的正常状态。爱情刚开始阶段,性吸引力量很强大,慢慢的这种激情之爱让步于介于爱情和亲情之间的亲密关系,过度到陪伴状态。不是因为感情变淡了,而是进化规律。从人类进化的大视野来看,人类的爱情在整个生物进化的视野下,激情只是副产品,而陪伴才是占据主导的。比如说在元氏时代,男女在一起是为了共同与天敌做斗争,繁衍后代。只是如果单纯是为了实用的目的,就太单调了,所以产生了激情这种副产品。咋介乎那一段时间后,热恋的感觉都会逐步减少,如果采取消极行动,很容易导致对婚姻的不满,但对于沟通比较好的夫妻来说,可以比以前更相爱,这其中的诀窍就是建设性的解决冲突。比如直接表达期望和诉求,耐心倾听,澄清问题,互相妥协等。所以,如何处理这汇总有激情转为陪伴的转换呢?为两人的关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适当的时候表达爱,让对方感受到你奉献的态度,也鼓励伴侣给出反馈,在伴侣悲伤的时候,多给一些情感支持。

8.终身学习是应对中年危机的良药。中年后不再像年轻演员过度关注社会评价标准,更加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反思,更加期望内心的平静。

9.老年期的熟人社交,是对时间的积极适应。社会情感理论认为社交范围的大小与对时间的感觉有关。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更愿意与理解自己喜怒哀乐,自己有非常理解的人去打交道。这种现象本质上是对时间的积极适应。老年人身上的“自我调节机制”使他们把社交用在情感成本最低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