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回归语文
今天有幸在一天内听到三节语文“同课异构”,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呈现同一篇课文的精彩。
怎样将同一节课讲出不同的味道?本身就让人充满期待。
今天讲的这节课是杜甫的三吏之一——《石壕吏》,很经典的一首诗。
这首诗平白如话,没有特别生僻难懂的字,情节也很简单,记述作者途径石壕村所见所闻,反映安史之乱期间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看着简单的课文越不容易讲出精彩,反而比讲好内容复杂的文本更有难度。
也许是太想独树一帜,讲出自己的特点,三位老师不约而同采取了舞台剧的形式,将《石壕吏》改编成一出话剧搬上讲台。
于是听课成了看戏,听课结束后有听课的老师调侃:看了三场电影。
难道是我落伍了?怎么感觉不到舞台剧的效果在哪里?
小演员们的卖力演出无可置疑,尤其是出演老妪的同学苦苦哀号,简直声泪俱下。不仅有真人演出,旁边还有婴儿啼哭的配音,场面堪比真实生活场景。一时间,讲台成了舞台,课堂成了剧场。一节课听下来感觉很热闹,却少了点什么。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有时间有人物有情节,看起来很适合以话剧形式来表现。如果仅仅用模仿人物语气朗读来演绎故事场面也无可厚非,顶多算体验式阅读,又是配音又是表演再搬上舞台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估计这些孩子下了不少功夫才演成这个样子,孩子们的用心很可贵,但是这样兴师动众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如此我不由得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语文课的根本是什么?
很多人说语文课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不同的文章涉及不同领域,历史、政治、绘画、音乐……
于是有人提议:如果将其他元素引入语文课堂,比如歌唱、表演,也许还能为语文课增色不少。
但是,这样一来,语文的特点又在哪里?
语文虽然是一门包容性极强的学科,但本质上它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根本的学科,过多的渗入其他元素,是否会喧宾夺主抹杀语文的本来特色呢?
像这首《石壕吏》,看似是一场独幕剧,其实有很多难以用画面展示的特点。
我们先来欣赏原作: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看起来这是很直白的一首诗,其实有着巧妙的叙事艺术。
首先,故事的叙述不同于常见从视觉角度来叙事,而是独辟蹊径,完全从听觉的角度来写。
这样写符合实际情况,当时诗人投宿在老人家里,深夜官吏捉人,始料未及他作为外人不便出面,只能靠听来记述事情经过。
相比视觉叙事,听觉角度的叙事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同时,也留给读者更大想象空间,你尽可以想象当时的画面,如此就形成一种文学的朦胧美。像一个美女的出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半遮半掩之间风情更浓。
另外,对官吏和老妇之间的对话,作者没有采用常见的一问一答,而是用了“以答代问”的方式。
通篇除了“一何怒”,没有对官吏神情态度动作的描写,也没有对官吏问话的语言描写,只有对老妇的语言描写。
这样写体现作者剪裁故事的高超,通过老妇的回答展现战乱给百姓造成的灾难,凸显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同时,也暗含了作者的“小心机”:你能根据老妇的回答猜到官吏的问题吗?这种把问题抛给读者的方式,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以听代看”的叙述方式一样,都给读者留下艺术再创造的空间。
除了叙事艺术的匠心独运,更值得读者回味的还有诗作的语言魅力。作者不仅仅把一个听来的故事传达给读者,还渗入了自己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情感。
老妇在致词中插入一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句感慨无论从措辞还是认识水平都不像是老妇的话,更像是作者由此而生的感慨。
有了这样一句饱含作者同情的感慨,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深深同情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是画龙点睛必不可少的一句。
诗作的结尾也很有艺术性,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宣告了故事的结束。故事虽然结束,留给读者的震撼却没有结束,就像极力压抑的哭泣声一样久久回荡在心间。
作为一首艺术成就显著的叙事诗,《石壕吏》既有巧妙的叙事艺术,也不乏诗歌的涵咏味道。
将这样一首叙事艺术和诗歌魅力融为一体的叙事诗,仅仅用一场热闹的戏剧来表现,既不能体现诗歌叙事艺术的巧妙,也不能还原诗歌的语言魅力,过于直接的画面感还会削减学生对诗作的想象空间,损害了诗歌的朦胧美。
不如简单一点,让语文回归语文,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文学的天空尽情驰骋、翱翔……
20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