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第一个分享笔记

2017-01-11  本文已影响7人  Vicever

从去年开始写字以来,在网上听过的关于写作的分享也有5场以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用,听了那么几次关于写作的分享,宗旨和要义大都大同小异,实践才是硬道理。前两天又看到一场分享:

主讲人师北宸:正阳公关首席内容官,前凤凰科技主编,彭博商业周刊、FT中文等媒体专栏作家。

分享价格还是亲民的一块钱,时长大约1小时。看到本期分享的题目是《学会这四招,七天提升写作能力》,我的哥,现在起的题目都这么吹牛?感觉听了好像能上天。我估摸着又是一个标题党,心里想也听过那么好几个人关于写作的分享了,再听听看,到时候觉得不错就记下笔记,帮助不大就当个我画cad的背景音也行。

不出所料,主讲人在一开始也明确表示了,这个题目就是一个标题党。不得不说,这个主讲人还挺老实的。就我之前听的那么几场分享,道理其实我都懂,欠缺的就是落到实处。真让我说个1、2、3来,或许我都能忽悠忽悠。比如像这样:

不要考虑自己的文笔,开始写就行了;

不要担心自己的字数,开始写就行了;

可以写的东西其实很多,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坚持的写下去,总会写出不错的内容的。

看,上面就是我的忽悠。在2017年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觉得我每天都写1000+字,2016年半年时间总还是写了有十多万字哇,自我感觉还真的不错。实际结果是,写作水平并没有什么提高,想想也是,流水账一般的记录能有多少提高?这一次师北宸的分享,内容不算多么精彩或者说是多么新颖,但我的收获还是有一些的,或许是之前的几次分享的集中体现。

先来看看我自己对这次分享的整理,挺简单的。基本依照他分享的内容和顺序,个别地方稍有调整。把标题党的题目改了,换为《提升写作能力的四条路径》感觉更为合适。

提升写作能力的四条路径

找到定位
有时间就读书,进行积累
找经典的出版物来读
处于信息的上游非常重要

建立资料库
耐心的做读书笔记
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不仅限于书籍内容,还有思考逻辑
聪明人下笨功夫打磨

随时记录
记下来不用马上做判断
作为待办事项以及提醒
把有限的注意力投入到话题上
思考、谈话、阅读、观察

写作训练
翻译优秀的文章
跟着好的思路踏实前进
套路化、理论化非常重要
好,整理完这个,我的第一个收获出现了,第一次用软件把纯文字的内容改成了思维导图。


做完这件事后,我对之前的一个概念有了深刻一点的理解:“用输出倒逼输入”。为了完成这个简单的图,我重听了一遍分享,着实是为了输出而加强了输入。

第二个收获,进一步明白自己现阶段该注重关于写作的练习,而不是每天就凑数的写写字就完了。这当然会带给我不小的压力,但是值得一试。所谓经验,应该是最近一段时间确实让自己进步的经验,而不是一次多年前甚至是十多年前的经验去无谓的重复。

第三个收获,关于自己的读书笔记、摘录的句子、收集的词汇等等等都应该定期的进行整理。不应该让它就这么杂乱无章的在手机里、电脑里呆着,尝试给自己搜集的资料打上标签也是一件很有价值去做的事情。

第四个收获,写作和锻炼一样,经过刻意练习是能够得到提升的。但是,相比于去运动、去锻炼,写作更容易跑偏。系统性、理论性的练习和学习必不可少。由此,更加坚定了我啃完《文学批评》、《逻辑学导论》的决心。

以上就是我的几点收获,欢迎拍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