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怒怼记者,引发60万人点赞:这个社交潜规则,每个人都该懂

2020-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旺旺屋

前段时间,有媒体实地探访了李子柒的老家,首度公开了李子柒视频的创作过程。

这本是一个很好的采访机会,但视频最后呈现出的结果却差强人意,引发网友众多吐槽。

这记者真的太不会聊天了。

首先,她问的一些问题,一听就既不专业又尴尬。

比如,“你视频里的那些非遗手艺,是本来就会的,还是后来学的?”

李子柒直接尬到笑场反问:

之后,李子柒聊到自学手艺遇到不懂时,会经常去请教客服,买东西“包教包会”。

结果,记者直接来一句:“教不会还找人家退钱啊?”

即便不是采访,只是单纯地聊天,这话接的也够尴尬的了。

其次,她提的有些问题,老给人一种围绕网络上的争议点下套的感觉。

 

看见李子柒调相机参数,上来就问:

“平时的空镜你也要亲自拍吗?”

这话问的,真的很不友好,带着先入为主的揣测和质疑。

李子柒听完直言这再正常不过。

聊到拍视频是否有脚本这个问题时,李子柒解释完了,她也还是不依不饶:

依然是质疑的语气,听着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记者会问出这些问题,其一是想围绕网友感兴趣的点展开,其次就像网友说的,她本身的采访功底可能的确不是特别好。

作为观众,我们也可以理解。

但最后采访李子柒感情问题的这一段,看得真的叫人头皮发麻。

“你也老大不小了,奶奶催你相亲吗?”

此话一出,气得李子柒直接怼回去,直言她把天聊死了。

可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记者非但没有停止,还直接上手,扯着李子柒衣角撒娇,不依不饶地追问。

李子柒也不客气,回应道:

结果记者说完“行啊”,又提了个差不多的问题。

李子柒第三次拒绝后,见她根本不打算翻篇才不得不跟她聊了起来。

看完前半段采访,很多人可能只觉得这记者不会说话,情商不够。

但最后的这段对话其实才是她最大的问题——没有分寸感。

在一个正式采访里,对嘉宾又是扯衣角撒娇,又是死气白咧地追问。

真的不专业,更不体面。

同样是媒体人,董卿的处理方式却经常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她在《朗读者》里采访徐静蕾。

徐静蕾说因为奶奶的去世,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甚至连弟弟的婚礼都没去参加就跑到国外去了。

那段时间,她伤心到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

接着,董卿又顺着这个话题问了她几个跟奶奶相关的问题。

但每次都点到为止,不刻意深入去挖一些容易让人回想伤心事,情绪崩塌的点。

甚至巧妙地引用徐静蕾即将朗读的文章里的一句话安慰她,将基调往温暖、积极的方向上靠。

接着,董卿问她:

“有什么特殊的时间,你会感受到她?”

徐静蕾大概是想起了和奶奶有关的回忆,眼泪一下子就打湿了眼眶,情绪失控了。

见此场景的董卿什么也没做,静静地在一旁等待她平复情绪。

当徐静蕾尝试分享,但依然失败后,董卿只温柔地说了一声:

“没关系,那我们去朗读吧。”

遇上这种敏感点,顺着嘉宾的情绪深入聊,其实不论是挖掘嘉宾不为人知的一面,还是提升节目的收视率,都再合适不过。

但董卿并没有这么做,依然还是点到为止。

从始至终,董卿都将徐静蕾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她不方便作答的,也没有一定要求她回答,换一个问题或者直接跳下一个环节便是了。

有分寸感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说话有度,举止得体。

明白在什么场合就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

他真诚却又不伤人,总是给别人留足余地,更不会将自己和他人置于尴尬的境地。

其实,分寸感这东西,不光只适用于两个不熟的人之间。

关系再好的两个人,也要懂得分寸。

电视剧《小欢喜》里,宋倩和董文洁是一对关系很好的闺蜜。

有一次,两人在楼道里看见英子和方一凡拥抱,误以为两个孩子早恋了。

向来小心谨慎的宋倩害怕女儿受到伤害,就和董文洁商量,让两个孩子以后不要接触了。

在宋倩眼里,方一凡一下子就成了洪水猛兽。

还说了很多伤害董文洁一家的话。

“方一凡就是未来的方圆,方圆就是未来的乔卫东”

“方圆吃软饭,连乔卫东都不如”

“英子可是要考北大清华的方向,被方一凡影响还能考吗?”

明明宋倩以前还夸过方一凡性格好,羡慕董文洁有方圆这样的好老公。

可就因为两个孩子的这个拥抱,宋倩连带闺蜜一家都看不上了。

挤兑了人家一通,美名其曰的“为你好”,不过只是怕自己女儿受影响成绩下滑。

 

把董文洁气走后,还说了句“好心当成驴肝肺”。

宋倩觉得自己不把董文洁当外人才说了这番话。

说的好听点是直肠子,说话不拐弯抹角,说得不好听就是越界了,失了分寸。

换了谁,听完也会不舒服。

没有一丁点距离和私人空间,即便是亲密无间的闺蜜,两人之间也像藏着一颗炸弹一样,时刻都可能有闹掰的风险。

正如三毛所说:

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在社会心理学里,关系不同的两个人,人际距离不同。

分寸感也一样,其实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而这个度,往往因人而异。

比如,同样一个玩笑,你对朋友开,他可能会跟你一起捧腹大笑。

但如果你对陌生人开,人家可能就会有被冒犯的感觉。

李子柒和记者最后一段对话让人觉得尬的原因,也是在这。

情感问题,如果换做是朋友之间的聊天,对方撒娇也好,不依不饶也罢,都是很常见的场景和对话。

但换成了一个正式采访上的记者来做这事,就哪哪都不对劲。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很微妙。

但所有好的关系,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自带分寸感。

唯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进退有度,收放得体。

也只有把握好合适的社交距离,保持两人之间的分寸感,才能让彼此都相处舒服。

愿这个社交潜规则,每个人都该懂!

来源于:旺旺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