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传家宝”
母亲是我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她教我咿呀学语,教会我写自己的名字,教我做人的道理。
小时候,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学校里教书,只在周末的时候回家。因为父亲教师的身份,让他身上多出几分威严,我和弟弟跟父亲亲近得少些。母亲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依靠。
我的童年是跟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在乡下,在母亲身边,母亲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启迪我,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母亲的“传家宝”关于读书
母亲只有初中毕业,她经常对我们说:“她那个年代,没条件读书,到你们有条件了,一定要好好读书。”
家庭之负担,多半由儿女造成,儿女的教养又是花费最大的。那时家里穷,读书成了一笔很大的开销。父亲做为一名乡村教师,收入极其微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一个人承受着家里家外的重担。多年来,从未让我和弟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受过半点委屈。
村里的孩子,有些读到初中毕业,特别是女孩子,都不再读书,有的在家帮手,有的外出打工,总之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
时常有人问起母亲关于我的“安排”时,母亲都说:“我们是想让她一直读下去,只要有本事,能读到哪里我们就供到哪里。”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因读书,母亲为我骄傲过,也为我愁苦过,因为越到高年级,读书的费用越多,何况后面还有弟弟。而无论多么困难,即便庄稼欠收,即便家事连连,我的母亲从来放弃让我们读书的念头。如今想来,母亲是多么有思想的人,她的眼光又是多么长远啊。
改革的春风,让乡村的经济形势逐渐好起来,每家每户开始建洋楼,买家电,日子渐渐丰实。父亲也曾提议把房子翻新一下,但都被母亲拒绝了。她说:“房子能住就行,一定要把钱留给孩子们读书。”而房子的事,母亲一拖就是大半辈子,直到我和弟弟大学毕业,才得以解决。
“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读书。”这是母亲当年经常在家说起的话。
母亲的话时刻鞭策着我和弟弟,鼓励我们勤奋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我和弟弟不负众望,先后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大家都说,家里有老师的人,孩子读书就是厉害。只有我知道,很大一方面,是母亲的坚持和她的努力成就了我们。
如今,我已参加工作,但依然不忘母亲的教诲,工作上踏踏实实,不贪图享受,不好高骛远,抱着学习的态度,从最基层的岗位一步一步打好基础。工作之余,也不断充电,提升自己,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实现自己的价值。
母亲的“传家宝”
关于苦难
奶奶去世早,连母亲都没见过。父亲是家中独子,自从母亲嫁给父亲,先后有了嗷嗷待哺的我们,而两个姑姑也闺中待嫁,都说长嫂如母,姑姑们的婚事都是母亲一手张罗的,后来爷爷年岁大了,身体渐差,本身就捉襟见肘的日子,责任和负担却与日俱增。
我的母亲,对于这些生活的困苦,从没有抱怨,从不去逃避,用她自己的双手默默改变着一切。
为了不影响父亲,家里的日常事务,母亲都是自己打理,基本不依靠父亲。她说:“父亲是拿工资的人,要把公家的事放在第一位,那是大事,不能让这些小事拖了后腿。”
就这样,母亲不向命运低头,每天起早贪黑,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在爷爷的帮助下,打理着家里五六亩土地,有时遇到旱季,为了保住庄稼,要连夜往地里灌水,母亲只得在田埂上摸黑劳作。遇到我们生病,都是母亲背着我们走过十几里山路,寻医问药。
那些年,母亲还包揽了我们的衣食住行。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她养鸡喂猪、打理菜园;为了让我们穿得体面些,她自己学会了缝补;只要有空闲,她会给我们织毛衣、纳鞋底,给我和弟弟织,也给父亲和爷爷织。只有她自己,极少添置新衣新鞋,她总说“为了方便干农活,穿不得好的”。
你战胜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
因为母亲的辛劳、智慧和勤俭,她把她半边天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事务上,还是经济上,她都独挡一面,让一个穷巴巴的家渐渐有了起色。
那些年,父亲的工资基本用不上,都按母亲的要求变成了一张张存款单。甚至,后来我们家还成了村里最富裕的家庭。父亲的工作也顺风顺水,连续多次获得优秀教师,我和弟弟渐渐长大,奖状贴满了墙,爷爷虽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是村里为数不多得高寿老人。
等我长大,在择业的时候,当知道我想南下,母亲沉默了许久,但最后都说:“你有你的想法,想好了就去做吧,但一定注意安全。”
出门在外,孤苦伶仃。跟母亲当年一样,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四处求职,是激烈的竞争,碰壁、搬家、孤单、凄凉,甚至受骗......几多次搭错了车,又几多次手足无措,欲哭无泪。
但只要想起母亲,想起她带着我们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所有问题似乎都不是问题,所有挫折只不过是多走了几步弯路。
苦楚和艰难,最终长成丰满的羽翼,成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
母亲的“传家宝”关于幸福
母亲说她的一生是幸福的。尽管她的大半生都处于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
母亲说她嫁给父亲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外婆只有母亲一个女儿,可当外婆见过父亲,觉得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身体健康,人还老实,是靠得住的人,说不担心以后日子不会好起来。
那些年外婆靠纺纱织布,没少补贴母亲。直到我们懂事了,外婆都会隔三差五地送好吃的来,这个我至今都是清楚地记得的。
很多次跟姑姑们碰在一起,回忆当年的日子,她们都会说起母亲当年教导她们的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女人要有自己的本事,不能老是想着靠谁,有些事得靠自己。”两个姑姑得以家庭和睦,幸福美满,母亲功不可没。
后来,在我选择另一半的时候,母亲说:“无论如何,只要人好,对你好就行,经济条件不要太看重。”我再次记着母亲的教导,最终选了一支不错的潜力股。我相信,靠我们的学识和努力,财富只是身外之物。
从此,在远离母亲的城市,让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母亲说,没有比这更让她放心的了。
如今,在我并不多彩的人生旅途上,每当遇到困难或有疑惑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母亲。想起她勤劳的背影,想起她坚毅的眼神,想起她苦口婆心的教导,想起她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
母亲操劳了一辈子,也清苦一辈子。
如今家里的存款早已因为养育我们而掏空,但母亲给予我们的这份精神上的“传家宝”,会一直指引我们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