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医道真(一千五百五十八)

2024-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妙手柯楠
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帝曰:善。治之奈何?”

黄帝曰:夫子诸复气为变之论,诚善矣哉!然则治之又当奈何?

“岐伯曰: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岐伯对曰:如厥阴风木之复,当以味之酸、气之寒者治之,味之甘、味之辛者佐之。其治之所以用酸者,以酸能泻也。其佐之所以用甘,取甘能缓之也。

“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咸软之。”

少阴君火之复,则宜以味之咸、气之寒者治之,以味之苦、味之辛者佐之。然火非甘不能泻也,又宜以甘泻之。火非酸不能收也,又宜以酸收之。其佐之用苦者,以苦能发之也。其治之用咸者,以咸能软之也。

“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

太阴湿土之复,则宜治以味之苦、气之热,佐以味之酸、味之辛。其治之以苦者,取苦以泻之,并燥之、泄之也。

“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软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

少阳相火之气复,则宜治以味之咸、气之冷,佐以味之苦、味之辛。其治以咸者,取其能软之也。然辛苦之味,性主于发,故又必须用酸以收之。其收之者,正恐辛味、苦味之太发耳。盖辛、苦二味,本发表之品,必其体过热,乃可发之,若其气温凉不可犯也。

盖汗者,人身之精液也,不必汗而过汗之,则精液必枯,其病转甚,所以必用酸以收之,咸以软之也。然此虽属治少阳相火气复之法,而少阴君火气复,治之亦与此同。

“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

阳明燥金之复,则宜以味之辛、气之温者治之,以味之苦、味之甘者佐之。其以苦佐者,取其能泄之,能下之也。然又恐其泄不太过,必用味之酸者以补之。

“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太阳寒水之复,则宜治以味之寒、气之热,佐以味之甘、味之辛,坚以味之苦者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