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年华》纲要
郑华和杨晶晶夫妇,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用全款购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新三居。父亲郑大山和母亲刘彩云,被儿媳妇杨晶晶安排住在了最大的卧室里。本来是杨晶晶已经选择在次卧的阳面居住,没想到郑华私自做主趁着杨晶晶上班,放弃居住阳面卧室而改到了没有阳光的北卧室,故事由此开始了。
下班后的杨晶晶发现了这种情况,意料中的不开心。因父母在身边生活,两个人没有明战,但夫妻之间的暗战因此而开场。但是郑华万万没想到因为他的独断,导致杨晶晶突然间摔倒受伤。自责愧疚之心涌起,紧急救援,彰显大暖男风采。又因为去了一趟岳父母家,夫妻之间的默契,又毫不动声色。一段小插曲处理好了,就变成了爱的缠绵。
郑华是沈阳铁路局通辽机务段的一名普通机车乘务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是行业内的老大哥,全段的技术标兵。他的父亲郑大山也是从司机的岗位上退休的老工人,子承父业,正是受了父亲的影响。长大后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司机学校,实现了最初的愿望。但是理想与现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让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徘徊不已。他的大舅哥杨亮亮曾经是他的同学,也是因为杨亮亮的原因才结识了杨晶晶。也许这场姻缘就是天注定的。杨亮亮的生活选择,又别有一番风采。而他们的同学韩家明,却少了很多幸运。
刚搬进新房的那一年春节,郑华和杨晶晶两个人难得的碰在一起休班。姐姐郑虹和姐夫孙浩,弟弟郑会和王娜娜带着小儿子郑冠寰到来,把家立刻带的热闹了起来。女儿郑彤和儿子郑舟也在这个春节赶了回来。一个热闹团聚的春节,揭开了序幕。浓浓的亲情,把那个除夕彻底温暖了。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刚过了除夕,大年初一就遇到了韩家明父亲去世的消息。杨亮亮和郑华紧急去处理,一个春节,几家欢喜几家忧。韩父去世后,大家才陆续知道韩家发生的一系列离奇的事情。因为韩家明长期在外地上班,和公婆一直相处不融洽的丁冬兰因为无法忍受婆婆的责难,索性破罐子破摔将老两口撵出去另租房子住。却不料病重的韩父去逝,韩家明离婚。 韩母随儿子租房到通辽居住,却不料在儿子正工作的时候,突发心肌梗死病逝,悲痛万分的韩家明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之后他仍然工作在最赚钱,但也是工作时间最长,劳动强度最大的线路上。那里是所有机车乘务员赚钱的梦想之地,但也是健康杀手之地。韩家明,本来可以再次拥有幸福的婚姻。却因为突发的疾病,永远的留在了那条线路上。好朋友的离世给郑华以很大的打击和反思。
一场同事之间的亲情聚会,却因为杨亮亮家里发生的事情,而有了沉重的味道。中年人的无奈,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徘徊。就是通过一次次事件,细细展开,慢慢描写。每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后面都跟着血淋淋的教训。这一点,郑华内心很清楚。所以他才更谨慎,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中。
杨晶晶是一名餐车服务人员,同样在列车上工作。但和郑华的工作强度来比,就轻松了许多,当然工资也少了很多。夫妻之间的小故事,通过日常的一次次沟通,一次次打闹,通过各种小事件,用细节展现。
女儿意外在暑假回来了,全家人高兴迎接,无意中才知道,女儿的归来是为了帮忙。林光瑞奶奶的病重,无意中暴露了女儿的一段感情经历。两个人能否牵手?也只能用缘分来说话。
2020年这个春节,注定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到了万众一心,共同加入抵抗新冠状病毒肺炎最艰难的战役之中。
郑华没有想到,因为自己职业的特殊性,他这个群体,也成为了“当代中国最美逆行人”的群体。什么都可以停,但是涉及到千家万户吃、喝、用的基本生活保障不能停。他去电厂送煤炭的任务,让他意识到责任的重大。没有煤炭就不能发电,不能发电老百姓就没有光明,这就是最简单粗暴的道理。
郑彤因此而取消了应该在家乡举办的婚礼,整个春节期间,都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郑舟,作为一名公务人员。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个注定寂寥的春节,又开始了。由于杨晶晶接触的旅客比较复杂,为了避免家人有被感染的可能,她选择了在老房子里单独隔离。考虑到郑华与外界也有接触,她准备两个人一人一个房间隔离。但郑华的一个动作,却把夫妻二人捆绑在了一起。即使后来火车停运,杨晶晶开始按照文件执行休年假政策不用去工作了,但是只要感染的风险存在,她就避免了与家人接触。这是一种大爱的精神,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郑华支持妻子的决定,在面对灾难和疾病的面前,两个人选择坦然面对。
作者将这部作品,献给沈阳铁路局28万职工,因为她原来也是这个系统的员工。只是因为当初编制的问题,而遗憾的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对铁路人深深的敬意一直萦绕在内心。那里还有很多老朋友,老同学仍然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特殊的时期里,更是给了她太多的感动。
“铁路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他们,南北交通大动脉,就无法畅通无阻。都是最普通的工作人员,却做着最重要的工作!他们也是一群最值得讴歌和赞颂的劳动者,也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得到全社会人的共同理解和尊重。
静静的轨道,逝去的年华。这就是他们的人生,更是铁路人永远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