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25)

当差们都是和刘关张三弟兄有感情的。所以,有一个当差出于好心,认为让我去对张飞说几句开心的话,使三将军放开一点。
只有这个家伙想的出来,一个人要杀头的时候,还有什么话能使他开心呐。
差人走到张飞面前说:“贺喜三将军,恭喜三将军。“
张飞对他看看,心里想,我和你是什么冤家,在我临死之时,还要来讽刺我?
三爷想,听他讲些什么,要是讲的不像话,我虽然两手绑住,可是脚镣没有戴上,我就飞起一脚,把你的脖子都踢去。所以他冷冷地问道:“喜从何来啊?“
差人:“三将军你今夜要升天了,到天上去做天将,可以统带天兵,这不是一桩天大的喜事吗?“
张飞:“那好极了,我们一起去吧。”
差人:“这个……是是是。三将军你请先走一步。“
张飞对他看看,谁要你来拍这样的马屁。叫你一起去,吓的这家伙连连倒退。
这时候,一定要孔明下令,便可动手把三将军斩首。一个接令的军政官上将台到军师案前,单腿跪下请令:“禀军师,一切齐备,请行刑令。”
孔明先生将羽扇放在虎案上,然后拔令在手,传话下去:“把张飞立斩,将首级来见本军师。“说罢,便将行刑令丢了下去。
军政官接令,转身就跑。这是规矩,接了令箭一定要跑的,不可以慢腾腾地走的。
外面,三爷回头看见上面已经下令,他相反把两只大眼睛睁得更大。
为什么呢?三将军想,我听人家说过,一个人被杀头之前,要是眼睛先闭,等到头下来之后反而眼睛要睁开。倘若我死了之后眼睛睁开,被人家要讲我张飞死得口眼不闭,心里有怨。事实上,一死就算了,我只怪自己。因此,死得一点不怨。
那么,现在眼睛张大一些,等到一刀下来,我还可以定定心心地双眼闭拢来。他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也只有张飞想的出来。
这时,张飞在外面准备死了,但是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
接令官刚奔下将台,坐在孔明右边的刘皇叔立了起来。那么他为什么不早点立出来讨情说好话呢?
其实,皇叔对张飞的横行不法、所作所为的一举一动也极不赞成,感到他的胆子太大了。因此,让三爷在外面多跪些时间,警戒警戒他,好使他下次不再如此。
现在,看军政官拿了令,已经下了将台去,这里到张飞那里并不远,不可再迟了。因此,皇叔高声叫着:“与我刀下留人呐。”
当时,将台上的所有人都很紧张,杀掉张飞就像断去刘备的一条手臂一样。大家都想上前讨情,但又想不出有力的理由,不敢贸然上前。
现在,看到刘皇叔的出场,大家定了心,认为这里的面子是他最大,看来军师定要见情的。
再说,这接令官听到刘皇叔叫刀下留人,他马上站住。
这是汉高祖刘邦行出来的规矩。前面说过,刘邦请韩信登台拜将,遇到殷洞闯辕门,被韩信传令拿下便要杀掉。
高祖想,一个有功之臣难免也有违法之时,应该把他的功与过评一评,否则太不合理了。而且,主帅在杀部下的时候,难免也有过火的地方。所以,他立出来这样一条规矩出来,逢到类似的事情要让在场的旁人出来说说情,目的是讲一讲是否有这样严重的罪责,以免错杀。
所以,现在接令官停止了脚步。要等到讨情不准,然后在传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