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那些事健康养生专题

《黄帝内经》中说“食饮有节”是什么道理

2020-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女人的香气
色香味,吃个七八分饱,足以......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

上面这段话,是黄帝问自己的老师岐伯为什么上古时代的人,都能活到百岁,而且身体不衰,那么大年龄还都身体很健康,活得很愉快,而我们现在的人活到五十岁就已经耳鸣眼花手摇脚颤,这是为什么?这段话是老师岐伯的回答的最开始的一段,其中提到“食饮有节”。

古人著书不象我们现在打个字然后排版印刷这么容易,那个时候要一刀一刀刻在竹简上,所以每个字都经过细细斟酌,一个多余的子都没有,而且往往一个字的背后有很丰富的含义,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那种微言大义。

上面提到的“食饮有节”是什么道理呢?

它是指吃饭、喝水,包括喝茶、喝酒,要有节制。节的意思是这样,当人碰到好吃的东西好喝的东西,就会发自本能的多吃多喝,这是出自生物本能,是自然的。有人就拿着这个跟医生抬杠说,您不是说顺应自然崇尚自然么,那就吃呗。但是这种吃,本来已经饱了,足够了,还要吃,那就可能是纵欲,放纵自己的欲望。如果这种纵欲不叫控制,就会伤害身心。

道家有个理论,叫做取中,就是它不提倡纵欲,也不提倡压抑,而是取了个中间道路,就是有节奏有节制的意识。有同学问那应该吃多少呢,这个没法儿量化,根据个人的身体感受,比如说喝水的问题。

现在很多科学家体长多喝水,比如说一生病就说多喝水,感冒了多喝水,这样的结果是给身体造成了很大伤害。任何东西多了过了就会出问题。

所以道家有个理论叫“物无美恶”,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没有好与不好,“过则为灾”,一旦超过了你能消化的能力之后,就会造成灾难。

有同学问那每个人每天喝多少水好?

这个大家需要明确一件事,就是我们身体的智慧远远超过头脑。我们现在都说等渴了再喝水就迟了,这不对。这是病人的喝法,健康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喝水,什么时候该吃东西。

在食饮有节这里我们要强调几个问题:

一是,要不要按时吃饭?

二是,是不是要多喝水?

强调一下,按时吃饭指的是健康人。健康人的生物钟和天地是同步的,所以会在早晨七点—九点,胃经当令的时候觉得饿。“饥”和“饿”是两回事。饥,是肠胃空了;饿,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觉想吃东西了。所以健康人在早上7点-9点觉得饿,正好吃早餐。

到了中午,午时,心经当令的时候,会又觉得饿,就吃午饭;到了晚上7-9点,心包经当令,还会觉得饿。这是健康人,按点儿吃饭。

那么亚健康、不健康的人呢,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比如说早饭。很多人说不吃早饭有害健康,会得胆结石。这个是要问问那个人“早上7点-9点,你饿不饿?”很多人前一天晚上吃撑了,睡晚了,结果早上一起来一打嗝儿,昨晚上吃的饭的味儿还能闻见,整个胃都是胀的,而且一刷牙还会干呕,这种情况说明他的肠胃还是满的,这边儿早饭又端上来了,又是鸡蛋又是牛奶,都是些阴寒难消化的东西,这样吃早饭简直就是吃毒药。

所以,“食饮有节”就是说要顺应天地变化,顺应身体的生物钟,这个生物钟其实也就是南怀瑾老师反复提到的每个人自己的“活子时”,然后呢要观察自己饥饿的程度。这种节制表现在哪儿呢,就是吃个七八分饱。人比动物能够进化到现在的一个优秀的主要原因就是:快到顶儿的时候,他刹车了,不走极端,不会吃得到嗓子眼儿啦!

为什么要吃七八分饱呢?

我们的胃本身是一个肌肉,是有弹性的。年轻的时候弹性好,塞多少东西都能消化得了。岁数大了之后,这种气弱了,或者弹性降低了,如果吃得太快一下子塞那么多东西,它就不蠕动,就好像一个皮球一样,没弹性了。这时候人就会出现胃动力不足,不消化,北京话叫“膈应”,就是堵在那儿,下不去。古代形容叫做“块垒”,就是老觉得这儿堵得慌。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它觉得好受一点呢?喝酒,或者吃点辣味,我们老百姓常说的下饭,其实就是促进消化,但是这些都是暂时性的。

上古之人,食饮有节,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吃东西喝东西都是有节制而且有节奏的。

这种节奏表现在,你看有很多人吃饭,都是狼吞虎咽,嘴里嚼着,筷子就已经杵到盘子里,这口还没咽下去,那一筷子已经塞嘴里了。这样的人呢都是欲望比较强,心火比较旺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就是躁动不宁、欲望过多,心火太旺。所以“食饮有节”这四个字,简简单单的,包含了很多道理。

然后再来说说喝水的问题。

古代人讲究的是“不渴不饮”。现代人是不渴也要灌。每天灌八杯水,而且灌是一摸肚子“咣当咣当”一肚子水。有的人就会不停地去小便,上厕所。还说是排毒,其实这样喝水伤肾。严重的是憋不住尿。像有的病人一咳嗽,尿出来了!还有人脸上长水斑。水是阴寒的东西,喝多了就会伤肾。别以为水好,世界上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多了就都不好,会坏事儿。比如说在农村,饮那些大牲口,大骡子大马,干一天活儿,出一身汗,完了就去饮牲口去。那谁都是从井里打上来的,特别凉。倒在饮马的槽子里,老乡儿不会让牲口直接去喝,而是先在水上面撒一层饲料的那个草。这是为什么呢?你看那个马的鼻子和嘴是长在一块儿的,它一喝水,那个草就会呛鼻子。那个马就得喝一口水,然后抬头打个响鼻儿,把草从鼻子里喷出去,然后再低头喝口水。这样就是强制它“食饮有节”,一口一口地喝。这样它第二天不会生病。如果不这样,咕嘟咕嘟灌下去,那牲口就病了,老乡儿叫“炸了肺啦”。就是说一冷一热,连牲口都受不了。

可是你看现在,牲口都受不了的事儿,人天天都在干。

你看电视广告里,一群年轻人打完球,满头都是汗,然后拿着冰镇的某饮料,就那么咕嘟咕嘟往下灌,然后还摆出一副很爽的样子。这都是在伤害身体。连农民都懂的道理,现在这些广告人都不明白。所以现在人很多过敏性鼻炎、哮喘,很多孩子过敏,都是饮食不节造成的。

所谓的“性寒阴冷者伤肺”。就是你受凉了,然后老是喝冷饮。这个冷饮吧是零度或者接近零度,喝到胃里,得靠你的胃的热乎气儿把它加温到跟人的体温差不多的36.5,这要消耗你的能量。比如我们身上疼,弄个热水袋捂一捂。你想你一肚子冷饮,那个冷水袋是在里面。这样心和肺根本受不了。很多人的病都是不经意的小事得出来的。可能要陪伴他终身。

“食饮有节”的饮,还包括喝茶,喝酒,这更得有节。

很多人得病还有一个原因是“醉以入房”。喝多了,趁着酒劲儿就去做爱去了。这是食饮五节。很多人喝酒,没事儿就张罗酒,一喝就多,一多就醉,一醉就不买单,还惹事儿。这都属于食饮不节。

另外还有喝茶。

很多人说喝茶抗癌,他不知道自己的体质,有寒热之分。本来体质热,再和热茶,或者体质寒却饮凉性的茶,这样身体就坏了。天天喝茶喝出病来的也不少。所以这些都是学问,没什么好不好,合适了就对了。

以上文字根据徐文兵老师所讲粗粗整理,有遗漏和不准确之处还请有识之士多多指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