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奉俊昊对贫与富的思索
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拿下戛纳的金棕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新闻了,这部得到评审团全票认可的作品昨天(5月30日)在韩国揭开了面纱。有关这部电影拿下金棕榈,许多人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其中包括“是给韩国100年电影史的礼物”、“在文艺片为中心的欧洲,类型片发起了反击”、“戛纳再次瞩目‘贫富差距’问题”等等。无论是那个角度,这部作品的诞生都在这个时间点、这个环境中非常恰当,或许运气也真的是实力的一种吧。
1 | 奉俊昊
如果单论导演的功底,奉真的比朴赞郁等一众韩国导演更优秀吗?大多数人可能会犹豫,甚至给出否定的观点。朴赞郁是备受韩国本国人,乃至海外制片人们的喜爱的导演,他懂得观众们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让片子变得更加完美。他的这种智慧,有时候是‘睿智’,有时候又是‘狡猾’,但即便狡猾也会让人爱不释手。
而有人又拿出去年李沧东的《燃烧》进行比较,它也是讨论贫富差距问题的作品,但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乃至近期韩国与国际的形势,这两部电影根本不能进行横向比较。当然,我们可以在《燃烧》中看到的是李沧东的诗意,他的文学性,但成也这“文学”,败也这“文学”。本来抽象的文学变具象化为影像时,它的“隐喻”变得不够隐喻。
《燃烧》最难读懂的可能就在于它寓意过于明显,可‘隐喻’们却在拼命地遮住观众的眼睛。这很容易令观众觉得导演在故作深沉,当然,这也会给观众更多思考与想象的余地。作为作者型的导演,李沧东独特之处应该在于,他会给摄影导演和灯光导演等人一个“意象”,而不是要求一个“具象”,这些意象的堆砌不断地丰富着他的作品,让李沧东宛如一个诗人般在影片内外吟唱。
那奉俊昊呢?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作品们都极具奇幻色彩,汉江中跑出的怪物、超级猪猪玉子等在韩国其他电影中根本找不到类似的怪兽形象。就连现实题材的《杀人回忆》和《母亲》也都蒙着一层若隐若现的“梦境”,是在做梦,还是在发疯?
这种强烈的个人色彩在《寄生虫》中也被延续了下来。他是出了名的“奉细节”,他会在自己的iPad里绘制非常多的草图用于参考,电影中的每一处场景的设置都是精心设计过的,他希望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就能想象出场景中的味道和氛围。根据他本人的证词,这部电影高额的制作费用中一半以上都用在了美术上。值得瞩目的是,基泽(宋康昊饰)和朴社长(李善均 饰)两家和周边的环境都是搭建起来的场景,并配合CG技术才完成的,场景的完成度之高,令戛纳的评审们也信以为真 。
奉俊昊导演出身社会学,对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嗅觉,即便作品蒙着奇幻色彩,其内核也绝对是直击当下热门社会话题的。而且作为一名进步阵营的导演,经常为劳动人民、低收入人群伸张正义。就在韩国国内就工作时长和薪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在“加班”是常态的影视行业里,他却坚持“八小时工作制”,绝对不允许出现“加班”的现象。这戏里戏外对社会的思考、对贫富的考量、对劳动的尊重,以及他所付诸的实际行动都值得被人称赞。
2 | 贫与富
作为展现贫富差距的作品,奉俊昊导演为了凸显贫富差距的悬殊,电影中其实精心设计了许多细节。最明显的应该是来自高度的差距,基泽一家住在半地下的房子里,那里常年会在窗前有人大小便,而朴社长家则住在小坡上的别墅里。去基泽家要不停地下楼梯,而去朴社长家则需要不断地向上爬。这种高度的落差在大雨天基泽一家逃出朴社长家的那场戏中更为突出,随着紧张的音效,他们一家人顺着一连好几个楼梯不断向下跑,才终于跑回家……
奉俊昊导演自己认为最用心的是通过“阳光”表现出来的贫富落差。基泽一家在半地下的房子里,由于窗户特别小,还是离地面特别近,一天都晒不到多少太阳。相反,朴社长家作为设计大师所设计的房子,超大的落地窗以及窗前的草坪总是充满了阳光。为了加强阳光洒进屋里的效果,同时为了只使用自然光,奉导还是费了不少时间和功夫。这里,贫穷不仅限制了想象力,甚至还在限制享受阳光的权利……
还有一个就是“气味”。奉俊昊说气味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同时非常私密且敏感的东西,重要的是气味之间甚至存在着“阶级隔离”。朴社长嫌弃基泽身上的气味,举很多例子想要描述那个气味给自己的妻子,但最终他只能说“偶尔坐地铁的时候就会闻到气味”。换言之,每天坐自驾车的富人夫妻基本上闻不到这个味道,而只能挤公共交通的穷人却因为习惯了这个气味,浑然不知。这就造成了气味的“阶级隔离”,同时也是贫、富的空间隔离所带来的结果。
最有趣的大概是片头处基宇(崔宇植 饰)在自己家里拼命地在找信号、蹭Wifi,但当他来到朴社长家里时发现,就算在朴社长家的地下室里手机信号也好的过分。除此之外,还有水也是这部电影中很重要的元素,水总是往低处流,这和上面说的“高度”相辉映,造就了片子后半段基泽家在大雨中淹没的惨状,那种失去家的悲痛也令他们一家人的心境也开始发生了转变。
3 | 石头
片头基宇的朋友(朴叙俊 饰)不仅给基宇介绍了去朴社长家做英语辅导的机会,同时还送来了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在朋友家里是块收藏品,它有自己的象征意义和美感,甚至还有招财进宝的寓意。但在基宇妈妈眼中,它真的不如一份吃的来的实际一些。
这块石头就在极其突兀的时间点,出现在极其突兀的地方,带来了极其突兀的对话,然后就渐渐地淡出观众们的视野。在观众们开始对它有所忘却时,伴随着剧情不断地反转,这块石头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来。但它不再是招财进宝的吉祥物,而成为了基宇心中负担的具象,也成为了他发泄恐惧的武器。
讽刺的是,这块石头是基宇朋友的爷爷无数收藏品中的一个,在富人家里是个宝贝,可到了穷人家里却成了废石。更可怕的是它的存在反而让基宇明白——自己与富人家多么的格格不入,贫与富的距离之远只会令他窒息。他想终结一切,他无法忍受眼下的一切。到了最后,这块石头被扔进河里,跟周边的石头融为一体,变得甚至一点也不起眼。整个电影看下来,我们看到的虽是一块石头的“陨落”,但实际我们看到的是环境对人、物的影响,更是看到了贫富差距的不可逾越……
4 | décalcomanie
《寄生虫》原来的暂定名是《décalcomanie》(移印画),将颜料厚涂,然后通过对折纸张获得一个对称的图案,所以原本奉俊昊特别想强调“对称”的概念。基泽一家和朴社长一家正好都是“爸爸妈妈哥哥妹妹”结构的四人家庭,同时还延伸出了许多个对立的对子——贫富、上下、明暗…… 可唯独没有划分善恶,这部电影中每个人都有可恨之处也有可怜之处,善与恶的框架似乎被奉俊昊导演一拳打碎了。
对称并没有止于此,我们还看到基泽一家开始慢慢替代朴社长家的周边人,甚至有点《捉迷藏》的味道。奉俊昊之所以后来选择了《寄生虫》,是因为在韩国在歧视某类人的时候会用“XX虫”,相当于国内的“XX狗”。或许它所映射的就是富人对穷人们的嘲讽,认为他们无用,认为他们在浪费社会资源,认为他们寄生在这个世界中苟延残喘。
5 | 寄生虫
所以基泽一家就是标题中的寄生虫吗?这很难一口咬定,或许这里的每个角色都是寄生虫。基泽一家蚕食着朴社长一家,他们是寄生虫;房子的主人都变了,但管家大妈(李静恩饰)却没有变,她盘踞一方、为所欲为,她是寄生虫;朴社长一家作为富人家庭,占用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加剧着贫富差距,这才让我们看到了穷人之间的互相残杀,换个角度来看,他们的寄生虫之嫌也是避不开的。再或许,你我都是寄生虫……
贫富问题终将提高到社会结构的问题上,贫富差距的加剧已经不是越来越走向不可控的方向,需要从问题的根本去解决。最可怕的莫过于穷人之间为了生存争个你死我活,最终还两败俱伤…… 这个社会得到的也只有无数的哀叹声与愤怒,以及无助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奉俊昊早就在影片中将这些元素分解后再重组起来,构建了这一桩桩光怪陆离的事情。
它每次反转都在不断地推高整个影片的氛围,并且逼着我们走进这即将粉身碎骨的惨案中。同时,从海报、预告片,再到电影中的许多细节,不停地为我们投放了大量的烟雾弹,让我们无法猜测后续的剧情。在这里,奉俊昊导演用“喜-恐-悲”三个阶段解构了这部电影。它有恰当的喜剧元素,得益于导演充分利用了演员们(尤其是宋康昊)本身独有的喜剧色彩。它有恐怖元素,影片中间部分开始观众们需要长时间紧绷着神经,因为接下来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故会加剧紧张感。这些略令人瞠目结舌的血腥场面,最终带我们来到“悲”的境界中来,这里的每个角色都那么可怜无助,每段故事都令人揪心怜悯。混乱中的恐惧渐渐消退时,正是这股悲伤把我们拉回现实。
喜剧也可以恐怖,恐怖片也可以悲伤,类型片也可以变得文艺,艺术片也可以变得有趣。奉俊昊导演的这部电影,不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而且在电影剧情和台词上为我们展现了新的可能性。故事还没结束,据说《寄生虫》不仅会出版相关的书籍,而且已经得到了某美国公司的邀请,有计划改编成电视剧,奉导表示希望借着电视剧再讲一些没讲完的故事。
欢迎到公号“来之电影”说说你的感受
合作&投稿:laizhidy@126.com
咨询客服VX:11561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