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父母容易被骗?
打假新闻截图
01.
前几天澎湃新闻报道,刘洪斌三年在九个电视平台推销的各种各样“神药”:苗仙咳喘方、唐通5.0、天山雪莲、药王风痛方、苗祖定喘方、苗家活骨方、老院长祛斑方、蒙药心脑方、祝眠晚餐9种药品和保健品。
甚至还信誓旦旦地以权威专家身份打包票解决咳嗽、糖尿病、痛风、活骨、心脑血管疾病、失眠等等。
《南方周末》报道,刘洪斌推销的由山西华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骨筋丸胶囊,在2015年的时候被山西省药监局查出了苏丹红。苏丹红是一种劣质的染料,对人体是有毒的,医学层面明确规定不允许用于药物生产。
这就太过分了!!!
保健品就是保健品,它不是药,更不能被夸大其词为“神药”,你还敢加苏丹红,那就是“假药”了!卖假药是违法的啊!!!
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监管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那些上当受骗的老年人多数都是我们的父母、祖父母一辈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是不是应该更深刻的思考一下呢?
为什么中国的老年人退休之后就都靠着买这些保健品生活呢?
为什么你的父母容易被骗?02.
其实,中国的中老年人不仅是疯狂的购买保健品,还疯狂的购买各类打折商品。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在小县城的超市街道,都能看到一大堆老年人排着长队等着买促销品。老年人还相信各种宗教或是迷信,有事没事动不动就去拜拜这个菩萨,那个佛,那个仙……他总觉得那些非自然的神能给他带来心安。
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的父母、祖父母,他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他们上了年纪以后就不像年轻的时候那般精明,什么都要相信呢?
为什么你的父母容易被骗?我理解的这些行为,是他们安全感的缺失,亦或是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恐惧。我奶奶去世的前几年,对于死亡的焦虑或是恐惧表现得很明显:时而彻夜难眠,时而惊恐万分,时而泪牛满面,时而郁郁寡欢……完全没有了年轻时的一点痕迹。爷爷去世得早,儿女又都不在身边,上了年纪的她,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充满了恐惧。恐惧大多数源于未知,她没读过书,也没人告诉她死亡以后的世界是怎样的。眼看着周遭同龄人一个个离去,这样一个老者更显得孤独无助……
老年人喜欢买保健品,更有甚者崇拜封建迷信,其实更多是自己对于自己身体健康的不自信,对于未知的死亡充满了焦虑。不过这一点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古代帝王尚且追求长生不老,我们的父母买点保健品也无可厚非。最可恨的无良商家卖假药,假专家恶意推广宣传给老年人洗脑……我们在痛骂他们的时候,是不是也该自我反省一下呢?
我们自己最应该做并且能够做到的难道不是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吗?
为什么你的父母容易被骗?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死亡焦虑”:
个体在想到或谈到死亡相关的事件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
易患“死亡焦虑”的人群有:离异、丧偶或者未婚的中老年人(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文化水平);生活在闭塞偏远地区的中老年人(生活区域);中老年女性(性别);生活在养老院的中老年(养老模式)……
为了避免我们的父母、祖父母患上“死亡焦虑”,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情况对于老年人多一些力所能及的关怀。多关心关心他们,不要让他们自己住养老院,多和他们聊聊新鲜资讯,教他们上网,带他们定期去旅行……有事做就不会无聊,就把要焦虑的事儿忘记了。
为什么你的父母容易被骗?03.
电视剧《嘿老头》中有一句话:
“年轻的时候感觉爱情比亲情重要,经历的多了才发现,真正永远爱你的那个人绝对是你的家人,你的爸妈,兄弟姐妹。”
看电视的时候特别佩服儿子海皮的魄力,有多少人可以为了陪伴父母而辞去工作呢?代入感很强,总是想到爸妈老去的那一天,自己能不能像海皮那样孝顺。
李雪健老师演绎的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一开始,他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他准备喝酒时,双手却不听使唤地颤抖。儿子海皮觉得父亲是个酒腻子,可是年老的父亲连酒瓶子都拿不稳……海皮在夜场当服务员,把身患老年痴呆的老头锁在家中,可能是由于被封闭使得老头的病情加重,有一天在家里就跟镜子较上劲儿,误认为镜中的自己是另一个坏人……
看这部电视剧有好几次戳中泪点,真的害怕自己的父母年老的时候也会这样。
为什么你的父母容易被骗?老年人真的需要关怀。有人陪伴,有事可做,他就不会再胡思乱想了,也降低了上当受骗的几率。他们的生活目标就不会仅仅寄托于保健品,寄托于迷信。他可以寄托于儿女。虽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体,可能我们自己正在努力奋斗,父母的牢骚、焦虑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可是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们对父母有这样的责任。
现在的老人和将来要老去的我们是两个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也许没人会指引他们人生方向,也不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都没读多少书,那个时代大部分人关注的是能不能吃饱。而我们不一样,至少读过书,接触到了发达的网络,物质条件要好得多,有时间有精力去思考怎样过有意义的生活。
为人儿女,我们终将老去,请给父母、祖父母多点关怀!
为什么你的父母容易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