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服务新标准发布,新手妈妈们一定要知道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追求健康观念的意识不断提高,传统“家庭式”和“经验主义”的坐月子已经无法满足新一代年轻父母的需求,专业的月子服务、月子护理机构需求也与日俱增。特别是2016年1月1日我国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月子服务领域的机构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出现井喷式发展。月子护理机构从2000年的几十家,到目前的4000家以上,母婴保健行业发展已然形成了一定的商业规模。
在我国,坐月子自古是孕妇家庭十分重视的阶段。可月子期的服务应该有什么标准呢?很多人甚至是有多年月子期服务经验的月嫂也说不清楚,都是各有各的道理,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协会汇集了医院妇产科医护团队的专家意见和大量一线服务人员实践经验,制定了一套“月子服务”标准。
一、严格审核护理人员服务技能。护理人员要掌握新生儿疫苗接种的信息,掌握产妇及新生儿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护理技能。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经过母婴生活护理服务机构多方面的审核后,方可上岗,从事月子服务。

新出台的标准以产褥期的时间为长轴,以孕妈和新生儿的发展和变化为纵轴,对应每天或每个阶段的母婴护理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细节。

二、早教内容纳入护理服务流程。新生儿的早期教育主要涉及对新生儿“视、听、嗅、味、触”的刺激和锻炼。
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给宝宝做早教互动,刺激感官系统发育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可以用印有黑白色图案的黑白卡让宝宝注视,锻炼其追视能力;用音乐、铃声对宝宝的听觉进行开发等诸如此类的方法。这也是月子服务里较为重要的环节。

三、填写新生儿护理日记。月嫂需要每天详细填写新生儿喂养记录,并整合成一张格式规范的记录表。记录表包括:新生儿每日睡眠、喂奶次数、大小便、洗澡等具体数据,以便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此次“月子服务”标准的出台,不仅为母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及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能为孕妈提供参考,帮助孕妈家庭选择、享受正规的月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