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说|不幸再次发生,母亲带着我们求生存
原创作者:八旬老人 张琼珍
我的外婆李玉珠被改嫁到肖家时才二十四岁。肖家有兄弟二人,母亲的继父是肖家的老二,名叫肖长礼。肖家也是一个勤劳本分的人家,在村子里有个染坊。染坊常常都有生意可做,所以肖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是宽裕一些。外婆李玉珠到了肖家,给肖家生了两个儿子,肖家可欢喜了,加之外婆人老实本分,不太多说话,只会认真的做好家务活,所以一家人待她都很好,这回外婆李玉珠算是找到了一户好人家,过上了稳定的好日子。说到头来,这还得归功于老太太王氏的开明,愿意把她的儿媳妇改嫁出来。
我母亲何小囡被奶奶留下不能跟着她的妈妈一起到肖家生活,就只能时不时地去看看自己的妈妈李玉珠了。在当时来说,母亲作为一个几岁的孩子,要承受家庭的变故所带来的这一切,真的是很可怜又很无奈的。
我母亲何小囡在奶奶家过日子,小姑何秀只比她大三岁,所以经常都会欺负我母亲。为此,姑侄倆从小就爱闹纠纷吵架打架,两人的关系一直都处不好,搞得太外婆王氏很伤脑筋,常常为这件事情头疼。
就因为这样,我母亲何小囡才刚进十六岁时,太外婆王氏就把她嫁给了玉溪县城的张家。
我的爷爷张智林,是通海人,家有三兄弟。由于家里田地不多,所以我爷爷就和我奶奶一起来到玉溪县城开了一家中药铺,后来有了两儿两女,我的父亲是老二。母亲嫁到张家时,我的大伯和大姑都已经结婚成家了。
那时我爷爷和大伯就经营着药铺的生意,奶奶、伯母和我母亲给人家织布,日子也还算好。这时的母亲,总算有了一个安稳的生活和家庭。
没过几年,我的大姐出世,父母亲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连太外婆王氏都喜不胜喜,高高兴兴地来到玉溪城送“车油米”,以表示她的祝贺,并给大姐取了一个美好的名字。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三年过去了,这时母亲又生了老二,我的哥哥相继出世,张家添了个男丁,全家都欢天喜地,生活也过得幸福安康。
谁想好景不长,有一天晚上突然来了一伙强盗,在街上肆意地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当时的街上,连着十几家商铺都燃起了大火。我们家的药铺也在其中。等听到消息后,爷爷带着全家人从后院跑去时,药铺已经全部化成灰烬。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的爷爷突然急火攻心,一下子便晕倒在大街上……
当大伯把他背回家后就中风了,没过多久便离开了人世。唉……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大伯因受到火场的惊吓,加上爷爷的离去给了他巨大的打击,从此也精神失常,再也不会做事了。
听母亲讲,那时伯母常常骂他说:你一天疯疯癫癫的什么事都帮不了,还尽找麻烦,不如死了去啦!
可大伯却回答道:妈妈都还在,我哪能死去?
爷爷的离去,伯父的疯癫,家产的尽失,奶奶也从此闷闷不乐,不久也相继病倒去世。说来也奇怪,大伯也跟着奶奶一起死去了……
在短短的三四年间,一个好好的家庭尽遭受了如此的变故,可想这灾难的降临,对我的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打击啊!这时的张家,已经到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困境。
怎么办呀?父母愁得不知所措。然而看看他们的一双儿女,父亲母亲相互鼓励道:为了儿女,我们咬着牙也要过下去,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这时的母亲还没有三十岁呢!
我们家的药铺被烧光了以后,家里的生活举步维艰。没有了本钱,也没有了家当,实在没有办法,父亲就只好到外面去给人家做点抄抄写写和帮忙记账的工作,赚取一点点的薪水,母亲也还照样织布来和父亲一起维持着我们这个家庭的生活。
接下来是我的出生又给家里增加了负担,又接踵而来的是母亲的奶奶王氏突然抱病,母亲不能不管,这时,家里的负担相继增加,父母的肩上重担如山,难以言喻。
我的外婆李玉珠生活虽然还好,但毕竟是已经嫁到肖家的媳妇,也不好更多的处处都要照顾我们。
老太太王氏离去后,外婆李玉珠就告诉母亲说:我在省城昆明有个姐姐,要不你们就带着孩子到昆明去找这个姨妈,请她帮忙找点事做,省城地方大,好找活路。
就这样,在外婆李玉珠家的帮助下,一九四二年的夏天,母亲带着大姐和我去投靠了她的姨妈李玉娥,父亲却带着哥哥去了昆阳做生意。
母亲带着大姐和我在昆明找到了姨外婆李玉娥家。姨外婆人很好,收留了我们。后来又在姨外婆一家的帮助下,没有几天就给母亲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如安街的一家被服厂去做棉军衣,大姐帮着母亲锁扣眼。
母亲一边工作一边打访哪里有租住的地方,后来在被服厂附近的第二中学找到了一间合租房,其实就是一个可以铺床位的地方。有了这一点安身之处,母亲带着大姐和我离开了姨外婆家,住进了合租房里。我记得,那时厨房都是在走廊上,做饭要轮流使用。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着,期间换过几个地方,但改变不了的还是和别人一起合租地方生活。
大姐才十二岁那年,迫于家境的贫苦,母亲不得不让她到昆明大华烟厂去做童工了。大姐还算顺利,到了烟厂结识了几个比她大的姐姐,大姐姐们传给她一些卷烟草的技术,大姐学得认真,工作努力,所以在烟厂里就有了稳定的工作,这一做,再没有离开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