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弥漫着动人的曲调 是哪个狂人在弹奏高歌? ——品读《黄
天空中弥漫着动人的曲调
是哪个狂人在弹奏高歌?
——品读《黄筑开文集》之一“总体概貌”
常 江
当手捧最新出版的《黄筑开文集》,带着惊异的目光阅读一篇篇文章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知怎么就突然冒出了泰戈尔这一充满斑斓色彩的诗句:“天空中弥漫着动人的曲调,是哪个狂人在弹奏高歌?”是啊,翻开总数为11部的《黄筑开文集》,每一本每一页的字里行间,瞬间都会飞出无数动人的曲子,眼前的天空里便顷刻间弥漫了黄筑开那些动人的曲调。我想用这句诗作为文章标题,而筑开是不是那个“狂人”呢?说他是“狂人”,他会不会不高兴呢?我有点迟疑,赶紧上百度去查询:“狂人,本意为‘疯子,精神不正常者’,是贬义。现多用做褒义,对这种精神作出赞许,已经不是表层的‘疯疯癫癫’了,是指性格放荡不羁,做事风风火火,干净利落,强烈追求极至和绝对的人,为一件事尽全力拼搏的人。行为与众不同,略显疯狂的人。”啊哈,这些描述放在黄筑开身上,简直太贴切了,似乎完全是为他准备的。我的疑虑打消了,我决定就用这句诗做标题。
对于外人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人们只能看见我们水面上1/8的部分,而沉在水下7/8的样子别人是不知道的。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展示愿意让人知道的那部分,而将不愿意让人知道的那部分隐藏起来。黄筑开是独特的人,坦荡的人,率真的人,他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向来与众不同。如果我们把《黄筑开文集》视为他的一次人生展示,那么他就不仅仅只展示水面上晶莹剔透的那一部分,而且他愿意将水下看不见的那一大部分也让公众一览无遗。说真的,只有在品读《黄筑开文集》之后,我对于筑开的了解和认识,才能说达到了比较全面和真实的程度。我看见了筑开水面下的那一部分。
初次见到黄筑开是在两年以前的一次聚会上,我得到了他写的小说《因果》。阅读完后我写了一篇四千余字的评论,为小说的艺术成就欢欣鼓舞,同时也很不客气地指出了几处不足。这篇评论筑开转发给几位朋友看,他们说我的评论很好,观点清晰,意见准确云云。黄筑开本人更是十分认可,他说将完全按照我的意见对小说进行修改。后来我又为筑开另一本小说《伯格理》写了一篇七千多字的评论,筑开采纳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些意见,并花了两个月的时间重新修改《伯格理》。从那个时候起,我和筑开便成为了朋友。
近日筑开整理出版了《黄筑开文集》,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出版。虽然在“后记”中筑开很低调地写道:“我知道,我所撰写的《黄筑开文集》只能闲置在我的书架上,对社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因此,我只做了十来本样书,分别送给了曾希圣、常江、黄筑平、冯志强、虞雅莉、黄真等人。这些人与我的生命有关。” 谢谢筑开在样书印数这么少的情况下,还专门送一套文集给我,并在“后记”中对他和我的交往与友情作了美好的回忆。筑开对我的看重与认可,令我非常感动。我也能从这段话里感受到筑开在写“后记”的时候,蕴含的某种悲观情绪,这和他充盈在整个文集中那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是有些背驰的。我想这只是筑开一瞬间的心态罢,以他一贯高昂的人生态度,筑开是不会浅吟低唱的。
这些年来,我先后写过数十篇文学评论类型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为文学界写作界朋友的作品所写。在为筑开的文集写评论的时候,我在原先拟定的标题中使用了“试评”二字,这在所有评论文章中还是第一次。表明在给《黄筑开文集》写评论之初,我对自己的阅读能力与评论能力已经开始不自信了。这不自信的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过去我所写的每篇评论,评论的对象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它们的体量一般是数千字到数万字之间,最厚的书达数十万字。这样的文章和书,我用数分钟、数十分钟、数小时或者数日就可阅读完毕。现在我要评论的对象是一部多达11本书的《黄筑开文集》,摞起来近一尺高,拎起来十多斤重,打开来每本平均二十四五万字,合起来文字总量达283万。于我而言这体量可以说是头一回,是巨无霸了。即使粗略地浏览一遍,也必须花上半个月时间。对这部大书冠之以“规模庞大,卷轶浩繁”的评价,应该是准确无误的。要评论这部大书,我能行吗?
二是过去评论的对象体裁都比较单一,小说便是小说,散文便是散文,剧本或者诗词歌赋也体裁单一毫不混杂。而《黄筑开文集》中的每一本,要论其中的文章体裁都十分繁复,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有的甚至还很难归类。在文集的“前言”中,黄筑开写到“其中包括论文、散文、诗歌、词赋、杂文、日记、游记、评论、记事、工作、申诉、设计理念等等”,仅就他这段话而言,体裁已然有十二种之多。其中一些文章体裁我也不熟悉。要评论这体裁内容令人眼花缭乱的文集,我能行吗?
三是过去的评论对象,主题与描写的范围也相对有限,相对固定,一般不超出文学形式描绘社会与人生的范畴。而《黄筑开文集》中的很多文章,所属的领域距离我很遥远,很陌生,很专业。比如民间工艺、陶瓷造型、油画技法、居家风水、居室装修、景观设计、法律文书等等。文集包含的内容范围广大,上至宇宙黑洞、万古银河,下至居室功能、苗族挑花刺绣,包罗万象,纷繁复杂。要评论这样的大书,我能行吗?
不过我想,我不能辜负了这部刚刚面世的大书,它是卓越的。更不能辜负了筑开的一片心意,他是真诚的。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对《黄筑开文集》进行快速的浏览性的阅读,然后再花了两三个星期的时间来写作评论。虽然阅读耗时很多,写作也颇感艰难,但阅读与写作对我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一是我对黄筑开的独特人生有了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二是我也深受筑开那种高昂奋进的人生态度,身陷苦难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所感染和激励;三是在文集的阅读中我也增长了多方面的知识。所以虽然有上述的不自信,我还是鼓起勇气写下这些尝试性的评论文字。
我想,鉴于《黄筑开文集》思想内容的深刻程度与生活内容的复杂程度,仅仅从评论文学作品的视角是无法覆盖的。我想把一篇庞大的评论分解为的六篇评论来写,然后逐次发出。计划从“总体概貌”“独特人生”“思想深度”“艺术成就”“学术成就”“不足之处”这样六个方面分别独立成篇,由这六篇评论构成一个整体。这样一来是我容易把握,二是方便阅读者阅读。
《黄筑开文集》总体概貌
本篇对《黄筑开文集》作以下概括:
(一)文集是黄筑开人生的一次预展
最近的一次聚会上,筑开对朋友们说:再过三年,当满七十岁的时候,他要搞一次人生展览。将把他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学术论文、专业设计、旅行情况和人生记录向世人作一次全面的展示。此话一出,令我们都有点惊异——因为我们见惯了画展、书法展、摄影展、雕塑展、戏剧展演、音乐会、文学作品研讨会、发布会、某专业学术成果发布会、学术论坛等等,却绝没有见过筑开所设想并在积极筹备的人生展览。——这也太另类了,完全是黄筑开式的!是的,完全是黄筑开式的!现在,当我读完了《黄筑开文集》,我明确地认为:黄筑开的人生的确独特,全面展示这独特的人生既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必须的。我认为,这次《黄筑开文集》的出版面世,其实已经是黄筑开人生展览的一次预展,一次预演,一次彩排。
(二)文集的编撰形式
总数达11本的《黄筑开文集》,其中有两本游记,分别为《行走中国》和《行走世界》。这两本游记合计48万字,内容和体裁自成一类,比较单纯。主要收集了筑开全部的游记和旅行记录(含部分旅行摄影图片),这是黄筑开毕生酷爱旅行的最好见证;余下9本,第一本名《薜荔篇》,收入了筑开人生各阶段自认为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大致按时间顺序和文章体裁编撰;其余8本分别名《胡绳篇》《蕙芷篇》《支荷篇》《菌桂篇》《木兰篇》《秋菊篇》《秋兰篇》《申椒篇》,这些篇名取自于《离骚》。收入了筑开自2010年元旦始,至2017年12月17日止,这8年来几乎每天没有间断的全部博客日记,它们是按照写作的时间顺序编撰的。
(三)文集的写作范畴
文集所记录和描写的内容有:旅行、宴游、节庆、生日、下棋、打球、游泳、爬山、聚会、写作、出版、绘画、摄影、参观、演说、阅读、思考、感怀、创作、设计、研究、书信、举报、控告、申诉、吟诗作赋、回忆往事、生活感悟、时政述评、宗教活动、观影观剧、家务劳作、家庭矛盾、商业往来、经济纠纷、寻医问药、住院治疗、承揽工程、招标投标、庙宇设计、景观设计、田园规划、陶瓷工艺、民间器具、装饰装修、民间风水、接受采访、祭扫坟茔、交通肇事、捐款救灾等等。如此广阔多样的社会家庭生活的记录与描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活动,既在读者面前真实地展示了黄筑开六十五年的全部生活状况与思想情感变化的轨迹,又有力地证明了黄筑开确实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人生。
(四)文集的写作重点
纵观全部文集,筑开记录与写作的重点集中在八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旅游旅行、文学创作、下围棋、回忆往事、治疗疾病、时政述评、宗教活动和思考感怀。文集中95%以上的文字写作于2010年至2017年这八年之中。这说明,筑开的创作高峰出现在这八年之中。
(五)文集最有价值的部分
筑开说:“我还留下一笔财富,就是我这么多年来从未间断的博客日记。”
“我大量的写作,是我的博客日记。我从2010年开始写作,至今没有一天中断。这些日记刚开始写我的生活琐事,围棋与游乐,以后更多的是写关于绘画的事。再后来,写对时政的思考,阐述我的观点立场。现在看来,这是我最有价值的写作。”
阅读完全部文集,我发现,越是后期的博客中,筑开的感情越沉静,思想认识越成熟与深刻,文字风格也趋于冷静与睿智。我完全同意筑开自己的评价意见,他的博客是一笔财富,筑开最有价值的写作,是在博客日记之中。
2018.8.6
��P�&�